中新社红河3月22日电 题:中华名小吃过桥米线的“变”与“不变”  作者 缪超  脸盆大的碗盛95摄氏度高汤,1秒煮熟蛋,5秒烫熟肉……一招“无火烹饪”绝技,让过桥米线“常鲜”300【详细】
2020-03-27 17:18:02
  本网兰州3月22日电 (记者 崔琳 杨艳敏)21日晚,“90后”积木“魔法师”蒋晟晖耗时800个小时,使用165000块乐高颗粒搭建的嘉峪关3D模型与耗时1000小时使用210000块乐高颗粒“铸就”的兰【详细】
2020-03-27 17:18:02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纪清钊  中国大运河流淌着千载文明,是世界上开挖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江苏地处大运河中间段,在这里大运河纵贯南北790公里,【详细】
2020-03-27 17:18:00
  新华社天津3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专家介绍,本月24日,今年的第二次水星大距、也是首次西大距将在天宇上演,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借助双筒望远镜在大距前后几天早【详细】
2020-03-27 17:18:00
  全市各行业有条不紊复工,演出行业摩拳擦掌,积极筹划复演【详细】
2020-03-27 17:17:59
  本网客户端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上官云)人们对于远古生物总是怀有无限遐想,其中恐龙是经久不衰的代表。近来,有关恐龙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引发许多人关注:恐龙是如何诞生、灭绝的?是【详细】
2020-03-27 17:17:59
  北宋古文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思想资源是韩愈。从北宋初年的柳开、石介等人以来就一直尊韩愈为“贤人之至”,把他直接和“至人之圣”的孔子联系起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以儒学为正统的【详细】
2020-03-27 17:17:58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详细】
2020-03-27 17:17:58
  近代文体嬗变
  文学文体也是有其“生命”的,总体看也在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吐故纳新、磨合再造。不过,文体发展会经历不同的时期,有时以守成平稳为主,有时却以创新求变为主。当【详细】
2020-03-27 17:17:57
  史学工作者的光荣职责  【详细】
2020-03-27 17:17:57
  重见田子坊,做个快乐的文艺青年  ■本报实习生 王宛艺  本报记者 王 蔚  刚刚过去的星期六是上海田子坊恢复开放的首个周末,仅一个上午,田子坊景区就接待了近千名游客。景区内【详细】
2020-03-27 17:17:56
  古代人是如何“安家”的  近日,电视剧《安家》热播,许多人通过房地产经纪人的日常工作看到了自己买房、卖房的影子。当代中国人多有房子情结,“安家”成为人生中的大事。其实,自【详细】
2020-03-27 17:17:56
  灯下漫笔  古代 滥捕滥食野生动物“死勿赦”  □灯下漫笔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详细】
2020-03-27 17:17:55
  新演出季起航,见证市场恢复强大潜力  ■本报记者 吴钰  《巴黎圣母院》最后一下钟声在舞台敲响57天后,上汽【详细】
2020-03-27 17:17:55
  2020年3月19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发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教育委员会负责实施的 “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计划” (简称“青文计划”)在北京发布,并宣布正式启动。  青少年是【详细】
2020-03-27 17:17:54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详细】
2020-03-27 17:17:54
  (抗击新冠肺炎)三星堆博物馆恢复开放 医务工作者凭证免票  本网成都3月23日电(单鹏)位于四川德阳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23日起有序恢复开放。据悉,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详细】
2020-03-27 17:17:53
  本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远古恐龙研究中,距今约7000万年、化石发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龙”的棘鼻青岛龙,其主要形成棘状特殊头饰的鼻骨是否中空长期以来备受学界争议和关注。【详细】
2020-03-27 17:17:53
  新华社太原3月23日电题:云游览、云赏艺、云阅读:山西公共文化在“云端”开花结果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云游览、云赏艺、云阅读……为满足群众疫情期间的文化需求,山西各类文化单【详细】
2020-03-27 17:17:52
  中新社拉萨3月23日电 (赵朗)西藏美术馆23日在拉萨开工建设,这意味着西藏将结束无自治区级美术馆的历史。3月23日,西藏美术馆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开工建设,西藏将结束无自治区级美术馆【详细】
2020-03-27 17:17:52
  (抗击新冠肺炎)世界文化遗产甘肃锁阳城重启:提前预约 控制客流密度  本网兰州3月23日电 (魏金龙 李雪)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官方23日披露,位于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景区日前开【详细】
2020-03-27 17:17:50
  本网西安3月23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文物局23日透露,确定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四家直属博物馆拟于3月25日同时对外恢复开放。  据【详细】
2020-03-27 17:17:50
  本网客户端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多地图书馆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纷纷适度有序恢复开放,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详细】
2020-03-27 17:17:49
  本网阿拉善3月23日电 (李爱平陶温都苏阿拉腾楚鲁)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署23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该盟再次发现11幅岩画。图为阿拉善盟发现的岩画。阿拉善右旗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官方【详细】
2020-03-27 17:17:49
  古代没有七彩霓裳? 这就给你点“颜色”瞧瞧  合成染料可以代替天然染料使纺织品更加容易着色,但这并不是说古代纺织品的染色无法达到合成染料染色的效果。  《大唐女法医》《大明【详细】
2020-03-27 17:17:48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