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安家”的
近日,电视剧《安家》热播,许多人通过房地产经纪人的日常工作看到了自己买房、卖房的影子。当代中国人多有房子情结,“安家”成为人生中的大事。其实,自古以来,房地产经纪人就存在着。这个职业是怎样产生的?与现在的房地产经纪人有何不同?古代人是如何通过他们“安家”的?
“经纪人”源于马匹交易
在现今保留下来的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老地契和老房契中,许多不动产交易文书上面都记载着“房地产经纪人”的姓名,甚至还有“经纪人”的签字。事实上,早在宋、元,每一宗合法的二手房买卖都必须有“房地产经纪人”在场,每一份合法的房产买卖契约上都要有“经纪人”的签字,不然府衙不提供过户服务。
江苏省南京市房产档案馆保留了130多件清代的房地产契证原件,都是南京本地的“房产证”。其中最早的一张契证是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出。在这张距今360多年的“房产证”上,业主梁鉴臣将坐落在城中的一所房产,以220两白银卖给薛桂。参照当时米价,1两白银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以此折算,这处城中房产不到5万元。在房产证上,同时还列有卖方、见证买卖的亲友和经纪人的名字。
房地产经纪人,顾名思义是指介绍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取佣金的人,因此,经纪人这个职业与商人不同,他们没有资本,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赚钱。旧时,人们将房地产买卖双方介绍交易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