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对话张大春:传承中国古典笔记小说的血脉
2020-11-17 14:23:4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作家张大春

  日前,小说家张大春“春夏秋冬”系列收官之战《南国之冬》出版。该作品历时十五年创作。

  《南国之冬》由传说引入历史传奇,作者与众多电影人的交往、探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串起历史传说、奇闻逸事。张大春犹如“说书人”,重述大历史角落的小传奇,以戏剧化的文学笔触,持续追踪生命中细琐的真相,秉承中国古典笔记小说的血脉,加入现代小说叙事技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随着《南国之冬》的出版,张大春的“春夏秋冬”系列小说终于完结:

  《春灯公子》借诗来编故事,是单篇构起,又似话本;《战夏阳》用故事段子串起,是对史传重写;《一叶秋》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贯穿上千年的历史。最后的《南国之冬》,故事不需要串场,“现代性”使得故事成为一体,每篇材料都完全被改写,变成了故事发生在古代的现代短篇。

  广州日报:《四季书》的创作初衷是怎样的?

  张大春:我们都知道,意大利非常知名的作家卡尔维诺,曾经做过一件我称之为“壮举”的事情,他到处去搜集意大利的民间故事,把它重新整理之后出版。我看了就心一动,触发了一个构想: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如果将这些作品里面有叙事特色、值得流传的篇章搜集起来,整理重写,用四种不同的形式架构在一起,不仅个人创作上是一个有趣的自我挑战,还应该有更广泛的文化意义。

  这有一点像是在做中文圈里面的卡尔维诺,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四本书,分别以春、夏、秋、冬寓藏于书名中。

  广州日报:但这四本书跨越了15年的时间,是什么原因没有一气呵成?

  张大春:我想用不同的方法把它结构起来。在《春灯公子》里,我就设了一个“春灯宴”,有那么一个公子通过诗酒之会,号召世人来说故事。把无关的故事通过一个有心之人结合起来。这大概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战夏阳》有一些不一样的处置,在每一篇之间会用一种类似榫卯的方式,像接榫头一样地把文字勾搭起来,把不同方向的构件拼扣在榫子上,嵌合得牢固无比;

  《一叶秋》,每一篇之间的榫子之外,还能把它拆出来,榫头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到《南国之冬》,我始终没有找到适当的或者说不一样的短篇集的新形式,于是后来我就停顿了。

  广州日报:这种新形式后来怎样找到的?

  张大春:是策划出版方华文天下的苗洪主编,他有一天提醒我说,你不是写过《这就是民国》系列,为什么不用那些素材来做做看?

  我写《这就是民国》已经是多年前了,当时我在一个出版物连载专栏,每一期写一个近现代人物,背景就是晚清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专栏有一点特质,我当时写的时候动了一些手脚,把非常多细碎的、真实的材料跟完全虚构的材料绑在一起。

  经苗洪一讲,我一下就被点醒了。这就是历史的另外一种叙述方法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