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傅烈的“绝命书”
2019-12-03 15:01:5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编者按: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正式上线推出。该片每集5分钟,共11集,选取了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素材,包括贺页朵的“宣誓书”、傅烈的“绝命书”、寻淮洲的“请战书”、王尔琢的“托孤书”、卢德铭的“行军书”、张朝燮的“两地书”、陈毅安的“无字书”、夏明翰的“就义书”、赵一曼的“示儿书”、左权的“决心书”、陈然的“明志书”,展示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永远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该片以大量第一手材料,真实生动的再现了英烈人物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描绘了革命英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人格。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习。

  “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父亲不必过于悲伤,还可以再讨一个或继承一个,你就当作没有生我这样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想法。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家庭的地方,但是使你现在十分悲伤。我并不悲伤,若干年后,你一定会理解的。”

  这是革命烈士傅烈1928年就义之前,留给父亲的一封遗书。

  傅烈,原名傅见贤,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其父傅善庆,在镇上开办了一家“傅启顺米栈”,家境殷实。作为家中独子,傅烈一直被父亲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子承父业。

  1919年6月,父亲安排傅烈到上海吴长泰机米厂去做学徒。当时五四运动爆发不久,傅烈被上海各界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行动深深吸引,决心投身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年底,他回到临川,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结果父子俩大吵了一场。父亲不理解傅烈的选择,而妻子陈才用却坚决支持,她暗地卖掉了自己的嫁妆,凑齐了丈夫的300元旅费。

  在法国的勤工俭学中,傅烈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人,成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