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特色养殖合作社助力巩留县农牧民增收致富
2019-12-24 14:53:1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近年来,巩留县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思 想观念,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特 色养殖,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养殖,拓宽了农牧民增收途径。

巩留镇塔什干沙孜村依托产业援疆项目,建设了标准化肉鸽厂房,成立了以“党支部+基地+农户”的肉鸽养殖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养殖基地,为村民提供优质种鸽,并开展技术服务以及收购业务。实现“合作社+农户”共同养、家庭养的良性循环带动模式,充分调动农户发展特色养殖的积极性。现在,合作社的运营情况良好,后期合作社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推动肉鸽养殖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更多的村民增加家庭收入。

肉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太生:“疾病防治定期消毒,饲料搭配营养均匀,主食是苞米、豌豆、高粱、小麦、油葵。正常成年鸽子一日两餐,带崽的是三餐。以后,我们打算以合作社为基地,发展、带动农户去养殖。”

发展特色养殖不仅调动了周边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形成了以“农户养、基地收”的特色养殖模式养殖肉鸽,还带动了周边的富余劳动力,推动全村的发展。

员工木合:“冬天没有什么事,我就来这打工,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我觉得挺好的。”

塔什干沙孜村书记郑振国:“鸽厂带动我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养殖,其中效益好的农户,通过肉鸽养殖增收3000余元。通过农户养基地收这种模式,为特 色养殖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肉鸽存含量已经达到8000余只。”

除了发展特色养殖,巩留县还不断调整优化传统的肉牛羊养殖,多措并举拓宽农牧民养殖发展渠道。家住在良繁片区良育社区的居民吐尔逊买买提几年前和别人一起成立了牛羊养殖合作社,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规模越来越大,一年的纯收入就能达到30多万,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于以后的发展,他也是信心满满。

合作社理事长吐尔逊买买提:“我们合作社现在有羊400多只,牛800多头,一年收入20多万。明年我们想扩大规模,把羊扩大到1000多只,牛200多头。以后,我要和广大农民一起发展。”

在自己增收致富的同时,吐尔逊买买提的养殖场还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佐拉古丽和丈夫两人在合作社工作了四年,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学会了不少养殖技术。

员工佐拉古丽:“我在这干4年了,每天喂牛、喂羊、打扫棚圈,活不累,还有固定的工资,以后我要在这儿继续干下去。”

走进新 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观念,不等不靠,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村里,一些产业初步发展起来了,一栋栋新房子盖起来了,一个个村民富起来了,依靠科学养殖,特色发展,像刘太生、吐尔逊买买提这样的农民也越来越多,特色养殖“走俏”了新农村,激活了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催生了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广大农牧民在致富路上走出了底气,闯出了自信。(通讯员 张扬)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