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黔西南州电商扶贫实招惠民
2019-12-10 15:38:3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报讯  近日,黔西南州商务局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州委主题教育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认真检视问题,坚持挖深根源找差距,抓好整改落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将电商扶贫工作做出实效,推动电商进农村示范创建,将电商扶贫惠民落到实处。

紧盯问题抓整改

黔西南州商务局结合工作开展实际,对标对表,举一反三,认真梳理问题,找准差距。针对电商领域存在的“乡村电商运营不理想、农产品输出效果不佳”问题。切实提出四项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一是督促指导各县(市、新区)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结合业态需要,丰富培训内容,加强农村电商州级示范培训。督促各县(市、新区)加强农村电商培训;三是督促各地加大“哆咭栗”“贞丰一品”“食源泉”等电商品牌培育,鼓励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开展宣传推介;四是督促指导各地创新开展网红直播、名人代言等电商销售新模式。

统筹推进促整合

以黔西南州整体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为契机,建设全州电商“一张网”,打造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服务的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技术创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快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黔西南州农村电商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协调服务。推动“金州智慧商务云”系统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大数据推广应用,推进黔西南州智慧一码通建设。基于贵州农产品交易平台,开设黔西南州移动端APP端口,搭建黔西南州农产品上行体系,切实提高整州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加大快递物流整合力度,实现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配送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

亮点实招解民难

黔西南州商务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基层一线,创新方式方法,做出了切实有效的实招,产生了一些亮点。一是强化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线下销售问题。立足于“校农结合”模式,实现州货州用,就地采购就地销售。开展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做实产销对接。截止目前,该州农产品销售额实现25.5亿元,农产品“十进”完成17.2亿元;二是开展电商扶贫,解决农产品线上销售问题。以整州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快电商村建设,推进农产品上行销售。截止目前,黔西南州网络零售额完成8.7亿元;三是拓展州外市场,解决产品走出去问题。截止目前,黔西南州已经在宁波市及对口帮扶区县已建成1个农产品销售中心和12家“金州农产品直营店”,2019年累计销售5200余万元;四是实施新市民计划,解决新市民配套服务问题。截止目前,已建成新市民安置点商务服务中心22个,正在配套完善功能14个;五是开展电商培训,解决群众不懂不会电商问题。截止目前,完成电商普及培训6367人次。

“帮、变、网、带”续发力

借力用劲,依托一个“帮”字。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依托上级部门及对口帮扶城市的政策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形成上级帮下级,东部帮西部的良好局面。通过帮扶,册亨县糯米蕉已销售35余万单,销售额700余万元,惠及农户3750户,18000余人。

顺势跟潮,突出一个“变”字。黔西南州商务局捕捉电商发展新热点,引导创新电商销售方式,鼓励开展网络直播、主播带货、流量带动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电商,积极推动黔西南州农产品线上销售。今年4月望谟县参加义乌1688国货节,通过汪涵等明星为望谟县哆吉栗品牌作直播推介,在短短三小时内“哆吉栗”板栗在淘宝商城销量突破20万单,超40000斤,实现销售额198万元,在参加义乌1688国货节的所有产品中销量排名第一。中秋前夕,马云因为为普安红代言,收到了来自贵州普安县的包裹,品尝到了退休后的第一杯茶,“普安红”声名鹊起,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优化布局,夯实一个“网”字。一方面是夯实电商服务体系“网”,通过建立“县级运营中心+村级电商服务驿站”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建管并重”,有效推动中心与驿站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夯实物流快递“网”。引导物流快递企业服务向乡镇、村延伸,扩大服务覆盖面,实现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配送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