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历代蒙藏佛教高僧察罕达尔罕呼图克图事迹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
来自蒙古国科学院、斯里兰卡比丘大学、尼泊尔莲花研究中心、日本同朋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故宫博物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北京佛教居士林、雍和宫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佛教界的一百余名代表,共聚一堂,通过回顾阐释亚洲佛教的历史、分析其现状与展望未来,力求以佛教文化为纽带和媒介,进一步推动亚洲地区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为促进亚洲地区的文化融合与文明互鉴起到积极作用。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贾俐副所长、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致开幕词,她对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梳理了佛教发展的脉络和中国与南亚、东亚在佛教文化上交流的意义。本次会议致力于探讨东亚佛教文化研究的意义。斯里兰卡万萨长老代表国外学者专家致辞。他说,“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的召开将对斯中多方友好文化交流乃至世界文化文明互鉴搭建友谊桥梁,对促进世界和平、共同建设地球村意义重大。蒙古国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也纷纷致辞。内蒙古佛教协会会长赵九九向各位学者介绍了内蒙古佛教界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民族团结、爱国爱教所做的贡献,尤其是历代蒙藏佛教高僧察罕达罕呼图克图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过重要贡献。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登台发表论文。斯里兰卡拉达纳悉利长老《佛牙舍利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