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艺术  
2020西泠春拍:战时徐悲鸿 足下归来幸来助我
2020-08-11 15:43:5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信札是一种时代产物,在如今,更显珍贵。这些带有写信人和收信人温度的纸张、文字,真实记录了“大人物”们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它们出于此手,观于彼眼,曾经是很私密的东西。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它们成为极具说服力的史料,书写着一地之境,一时之事,一人之情,未必面面俱到,却足够真实,透露出不少鲜为人知的小细节。正因如此,它对于历史、艺术都有独特的价值。

  今天要看的这组信札,是我国现代艺术家、美术教育大师徐悲鸿写给友人王少陵(旅美画家)、汪亚尘的一组信札,共十三通,时间从1935年抗战爆发前,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后跨越14年。信札内容包含美术教育、画展举办、时局处境、朋友关怀、旅美推荐、画材推介代买、药品代购等相关事宜,并向汪亚尘引荐王少陵。虽然这些只是友人间通信的一部分,但可见徐、王二人从因艺术相识到相知相熟的过程,亦可见徐悲鸿对于王少陵等晚辈艺术家的欣赏、支持和提携。如此一批徐悲鸿信札,品相完好,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实属藏家有心,不可多得。

  2020西泠春拍 徐悲鸿致王少陵、汪亚尘等信札、文稿13件

  据王少陵作《在香港会见徐悲鸿先生》及和晚年回忆录记载,1935年冬,王少陵用半年时间为香港思豪大酒店的礼堂绘制了一幅167平方尺的壁画《凤凰》,在当时的香港堪称创举;是岁11月22日,徐悲鸿离桂返抵香港下榻在该酒店。11月23日,是徐先生离港返沪之日,也是香港国际艺术会的年展最后一天,该会的中国会员只有王少陵等四人,徐在百忙中前往参观。经商务印书馆司理程门雪的介绍,王、徐正式相识。

  1935年11月23日,徐悲鸿(右)和王少陵合影

  徐悲鸿更于当晚十一时许在九龙仓码头杰佛逊总统号轮船上接待王少陵。徐在王的纪念册上题字:“尊德性,崇文学,致广大,书精微,极高明,道中庸。生平服膺之语,录奉少陵先生愿共努力。”并说:“艺术家既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是充实国力了,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我们别要看我们的责任小,要刻苦地从本份上干去。”

  从此,徐、王二人一直保持密切通信,特别是到1949年,书信往来中“无话不说”,可见二人的亲密程度。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的书信,都收录于王震编著的《徐悲鸿年谱长编》。

  1951年,王少陵(右二)、汪亚尘(左一)、胡适(右一)和孙多慈(右三)在美国合影

  通信中所涉及的艺术家、名人有林语堂、汪亚尘、余本、李铁夫、郑健庐、卢心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