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的树,是人,我尤其爱画落叶的树,那是裸体的人,更见筋骨、更美、赤裸裸的美……我画山,北国的峰峦或江南的丘陵,所见也是伏卧、跃起、奔泻、拥抱、追逐等等的形象意识……”
一向以风景作品著称的吴冠中,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个挚爱粉墙黛瓦、江南人家的画家。鲜为人知的是,选择创作风景画的背后有着诸多不得已的历史原因。1950年,怀着一腔热血从欧洲回到祖国的吴冠中,致力于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来开创中国现代艺术新途径,然而这种观念与当时主流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模式是大为抵触的,在随之而来的政治性文艺批判浪潮中,吴冠中的艺术主张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他被当作艺术上的异议分子而横遭排斥,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他不得不改弦易辙,转道而行:舍弃人物题材,创作与政治关联相对较弱的风景作品,这样一画就是四十载春秋。
吴冠中正在人体写生
然而,吴冠中一直深深着迷于人体艺术。早在杭州国立艺专学艺期间,受到林风眠、吴大羽等留法老师的影响,逐渐得到西方现代主义启蒙的他,开始着手进行一些大胆的人体创作。1943年,吴冠中于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时,展出的几十件作品中就以裸体作品居多,据记载,其中裸体素描多学马蒂斯,裸体油画则借鉴莫迪里安尼,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画家在“青年时代的赤裸与狂妄”,以及他的追求与心声。1946年,中国政府教育部举办战后首次公费留学甄选考试,吴冠中以最优成绩获得留学法国的资格,飘洋越海来到法国最高美术学府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