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1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音乐窟”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亮相,并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放参观。这是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依托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云冈石窟【详细】
2020-12-07 15:09:17
在位于山东济南百花洲的一座传统四合院民居里,时常传出苍茫淳朴的瑟瑟琴音,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老济南相得益彰。7月9日,记者走进这座四合院民居时,斫琴师王国强穿一身匠人服装,正手持刨【详细】
2020-12-07 15:09:04
编者按:6月24日,“云冈学”建设座谈会在省城太原召开。会议采用视频会议与现场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内专家在太原参会,省外专家通过视频参加会议。  会上,山西省文物局负责人、山西大学【详细】
2020-12-07 15:09:04
单霁翔在线演讲。主办方供图“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里面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展厅的温湿度、城墙沉降的监测、白蚁的监测、古建筑病害的监测、观众流量的监测等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详细】
2020-12-07 15:08:56
良渚古城,曾被多位中国考古学泰斗誉为“中华第一城”,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实证。去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走过申遗成功一周年,距今已经有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详细】
2020-12-07 15:08:56
七月的第二个周末,苍山脚下的“白族扎染之乡”大理周城迎来新一波游客。村内规模最大的染坊【详细】
2020-12-07 15:08:50
《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一套4枚。故宫博物院供图中国邮政11日发行了《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其中,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也是首次被邮票选用,完整细腻地呈现了故宫【详细】
2020-12-07 15:08:50
“古芮新迹【详细】
2020-12-07 15:08:44
日前,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乌鱼绣传承展示馆内,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春艳正和绣娘一起“飞针走线”。乌鱼绣是金代传统刺绣,吸收了乌裕尔河流域各民族刺绣技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刺绣流派【详细】
2020-12-07 15:08:44
疫情期间,在剧场一度关闭停摆的日子里,西安交响乐团没有等待,秦始皇陵、华山之巅、秦岭深处……这些看似与音乐会无关的胜地,都变成演奏的舞台。他们用一场场精彩的线上策划为古典音乐开辟了【详细】
2020-12-07 15:08:34
山西太原启动文化惠民活动,送文化下乡。李新锁 摄18日晚,在暂停演出半年有余后,晋剧名家谢涛和她的团队在山西太原一乡村开锣唱戏。当晚,沉寂已久的乡村迎来大戏回归。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山【详细】
2020-12-07 15:08:34
中国网11日讯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详细】
2020-12-07 15:08:28
记者今天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圆明园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未来,游客可以在【详细】
2020-12-07 15:08:28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到敦煌研究院调研。胡和平实地调研了莫高窟文物保护、数字展示、旅游开放调度指挥等工作,考察了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和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详细】
2020-12-07 15:08:19
9月12日,“华章重现【详细】
2020-12-07 15:08:19
2020年11月中旬,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某建设工地发生违法发掘古墓葬案件。该案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考古工作规程,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12月3日,国家文物局约谈淄博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详细】
2020-12-07 15:08:11
洪亮的自鸣钟声准时从紫禁城交泰殿传出。钟声未落,紫禁城值房中的大清高官们纷纷掏出揣在补服中的西洋怀表,校准各自的时间。早在18世纪前后就开始为紫禁城报时的大自鸣钟,今天仍安放在故宫交【详细】
2020-12-07 15:08:11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考古Archaeology》杂志评选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出土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微型鸟雕像入选。这只灵井鸟雕像具有13500年【详细】
2020-12-07 15:07:57
图为2020西安城墙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现场。 梅镱泷 摄2020西安城墙非遗文化传承活动5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用炽热匠心与精湛技艺为民众带【详细】
2020-12-07 15:07:57
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回家”了,回到原属地圆明园。这是160年来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此前,已有6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分别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保利【详细】
2020-12-02 10:30:23
经过一年的升级改造,北京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内的水操学堂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此进行的《耕织图景观历史文化展》也同时开幕。耕织图景观位于颐和园西北部,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详细】
2020-12-02 10:30:23
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社会科学【详细】
2020-12-01 16:16:44
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文物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鲜明旗帜”,一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传承延续了突出普遍价值。这是国家文【详细】
2020-11-30 19:49:55
又临年末,新年将至。辞旧迎新之际,各式各样的“文创”日历纷纷登场。这么多年来,在日历产品的万花丛中,恐怕唯有《故宫日历》是历久弥新,一枝独秀。这一自创制流行至今已历80余年的日历产品【详细】
2020-11-30 19:49:55
600年的记忆:紫禁城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词演讲人:朱诚如 演讲地点: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 演讲时间:2020年10月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详细】
2020-11-30 19:49:40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