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专家研讨《心中的旗帜》:故事有温度、接地气
2021-01-08 16:28:3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作家傅宁军长篇报告文学《心中的旗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谈到创作感受,傅宁军表示,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生活在哪里触角就应该伸向哪里。

  据主办方介绍,这本书是一部反映电力系统退役军人工作生活的长篇报告文学,《心中的旗帜》将服务队成立18年来队员们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反映人性的闪耀光辉,比如老队长缪恒生对事业的执着,刘跃平对战友的帮助等等。

本次研讨会现场图。

  换句话说,《心中的旗帜》呈现了如东供电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坚守。在书中,作者以平实的角度切入,对普通人充满深切的理解与关心,让读者感受颇深。

  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看来,《心中的旗帜》写得很扎实。他表示,能够主动把眼光放在这些基层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上,这也是报告文学的选择。

  李炳银提到,傅宁军在书中写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生活化的、接地气的、有温度的,也是有趣的事情,甚至在某些时候有一点传奇色彩,这样的故事里边蕴含着人的精神和情感。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在发言中称,《心中的旗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生活面。这个作品虽然写了一个小小的服务行业,但是能够看出来社会的进步和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科技的手段,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部作品是非常丰富的。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则从全文结构上剖析了该书的特点。他认为,傅宁军写的这部书结构相对来讲较为均衡,能够以中心人物带动其他人物,包括家属群体的塑造等等,“我觉得从人物群像的书写来讲,有以点带面,塑造了一群电力行当的人,也是非常的不错。”

  傅宁军表示,自己是用心在写《心中的旗帜》,也许读者来看、专家来看是一本图书,或者首先是一本杂志,但是在自己的眼里,他们是一张又一张面孔,一个又一个人物。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电力作家协会等联合主办。(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