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惠生,刘逸婕在美国的一个6口之家已寄宿约10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房东家的4个孩子都停课在家。女主人希望刘逸婕每天能够花1个小时教孩子们学习中文。
“我的家爸家妈(刘逸婕对寄宿家庭男女主人的称呼)都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家爸年轻时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一直很重视孩子们的中文教育。为了让下一代有世界文化视角,她将两个孩子送去了中文学校学习中文。”
虽教孩子们学中文,但刘逸婕更希望以大姐姐的身份陪伴孩子们成长,让中文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学习兴趣。
创造中文语境
虽然刘逸婕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但在寄宿家庭教中文还是第一次。她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与孩子们交流,她发现比起学汉语拼音,孩子们更喜欢写汉字、听中文故事和看中文动画片。所以,每当孩子们完成汉字书写和中文阅读计划后,刘逸婕会安排他们观看15分钟中文视频作为奖励。“视频内容由他们自己选,但前提是完成学习任务。”刘逸婕说,“学习计划表是我和孩子们达成的契约,对于后期学习活动开展有很大帮助。”
除了日常上课,刘逸婕还会带着孩子们学中文歌曲和舞蹈、听中文故事,也很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中文口语交流。“语言学习的语境很重要,我在教中文的过程中,努力创造中文语境,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刘逸婕说。
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让孩子们练习中文学校分享的网上课程资源,刘逸婕还用“在线田字格生成器”生成标准的字帖,让孩子们练习汉字书写。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小任务,她都会积极鼓励。“这时候,他们会非常有成就感。”刘逸婕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刘逸婕送给他们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大一点的孩子读《团圆》《十二生肖的故事》《汴京的一天》《西游记》等,小一点的孩子读分级绘本,如轻松猫中文分级读物。在引导孩子们开始中文阅读初期,刘逸婕也遇到不少困难。“阅读需要每天坚持,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时候状态不好抑或是正玩得开心却被父母打断要求完成阅读任务,他们就很不情愿。”刘逸婕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逸婕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她的折纸作品,于是每当他们坚持阅读一次,她就会用纸折成星星或者爱心,并且在上面写上孩子们名字的首字母和阅读日期,作为奖励送给他们。
她告诉笔者:“他们每次都视如珍宝地收集起来,一开始是喜欢小星星,现在却成了阅读见证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