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中国科学家发现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复苏之源”
2020-04-20 11:52:19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南京4月15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5日发布消息,该所王光旭副研究员等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基本过程和型式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稳步复苏始于志留纪伊始。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地学期刊Geological Journal上在线发表。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寒武纪大辐射以来海洋生物遭受的第一次重创,是显生宙地球生命所遭受的第二大灭绝事件,长期吸引着地学界的兴趣。然而,全球范围内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地质记录常不完整,区域间地层对比不够精确,使得人们对这次灭绝事件基本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不确定性。

  科研人员介绍,华南广泛发育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化石丰富,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因而成为研究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经典地区。目前,区域内主要的海洋生物类群的宏演化过程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但由于该时段碳酸盐岩主要集中在近岸浅水相区,其上下地层常有缺失、笔石亦不发育,使得其时代常难以精确确定,进而制约了其中各类壳相化石类群灭绝-复苏型式的准确解读。

  在过去的数年里,王光旭副研究员等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黔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碳酸盐岩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划分、修订,建立了具有全球广泛对比意义的赫南特阶综合地层框架,并据此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基本过程和型式进行了重新评估。

  最近,王光旭等进一步对区域内的另一个关键层位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