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 线上“花繁似锦”(解码线上新风潮)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所有的公共文化场馆关门,所有的线下服务停顿。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数字文化服务奠定的坚实基础,再加上人们文化享有方式的变化,催生出了疫情防控期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景观:老百姓数字文化需求井喷式增长,线上公共文化服务火爆异常,“线下关门、线上开花”,公共文化服务为老百姓居家防疫抗疫的枯燥生活带来了心灵藉慰和文化滋养。
公共文化机构线上展风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到最基层的乡镇社区文化站室,全国几乎所有的公共文化机构都以各自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现风采。
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普遍增加了数字书刊在网上的投放数量,同时针对居家生活的特点,精心策划设计了吸引公众参与的阅读活动,如国家图书馆通过官网、APP等渠道,为读者提供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读者在线上就可以读书看报、收看国图公开课、查阅科研资料。上海等长三角省级图书馆联合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和300多家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展了“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吸引全国1.5万多人,在同一时间齐聚线上共读共赏共答《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并为武汉送去温暖寄语,开创了“以‘读’攻‘毒’”的全民阅读线上新风景。
疫情还催生了图书馆新的“无接触借还书”服务方式。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在以往自助借还书的基础上,优化流程、增加设备,按照“读者网上预约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