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等护送他逃亡。在重耳饥寒交迫昏倒之际,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烤熟给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
重耳流亡19年后,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史称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他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过他的人时,却不见介子推前来领赏。原来,介子推和母亲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大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晋文公将二人厚葬在柳树下。于是,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民间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子推,他们发现安葬介子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戴在头上祭拜,并将柳条挂在门外以示纪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据记载,我国传统的清明扫墓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东周战国时期《孟子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