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闹婚”陋习引发热议:不文明恶俗行为如何杜绝?
2020-04-08 16:07:59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客户端北京4月8日(记者 上官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日前,#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风俗#成了微博热门话题,在网友列举的各种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风俗中,无底线的“闹婚”或者说“婚闹”行为占据了前排位置,引发热议:闹伴娘、闹新娘,或在结婚酒席上刻意设计一些新娘和公公之间搂搂抱抱的环节,令观者尴尬。

  这些不文明的恶俗行为,应如何杜绝?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虐新郎、闹伴娘……奇葩婚俗一度频现

  闹婚本是一种婚俗习惯。然而,近年来一些类似“闹伴娘”婚俗陋习却不断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好好的婚礼变成了闹剧。

  2009年11月22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青年曾凡旺本将迎娶新娘。然而,在接亲途中,闹婚朋友将油漆泼了他满身,随后突发意外,该青年全身被烧焦,并险些丧命。

  2013年,发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起猥亵伴娘案引起广泛关注:16岁的女孩高某为朋友充当伴娘,却在“闹伴娘”时遭到猥亵。此后,高某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多次试图自杀。

  2018年2月,发生在江苏盐城一婚礼现场的“公公吻新娘”的“表演”行为,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众多网友谴责此种婚俗恶劣低俗。

  对此,有人总结出了低劣婚闹行为的几种类型:虐待、折腾新郎;调戏新娘或伴娘;新人父母被要求扮丑、游街……此外,还有阻拦婚车强行索要香烟、红包等陋习,令人十分无奈。

  “闹婚”,在古代也是陋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种种“闹婚”恶劣行为中,总有人以“传统习俗”的名义加以辩解。事实真是如此吗?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闹婚”的行为据信可以追溯到汉朝,有一种说法称,它的出现源于古人驱邪避灾的愿望。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古代的新婚男女往往缺少婚前交往,闹婚习俗中,人们适当为难一下新郎新娘,气氛比较热闹,也能使他们尽快熟悉起来,缓解新人的紧张感。

  “闹婚在《汉书》中已有记载,一开始就是被当做陋习记录下来的。”民俗学者王娟介绍,古代有不少比较恶劣的“闹婚”行为,甚至有致人死亡的。

  唐代《酉阳杂俎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