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帝里诗坊: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城
2020-04-02 10:39:1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帝里诗坊: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城

  □马琳

  隋唐都城位于洛阳,自隋炀帝立宫阙、通漕渠、开仓城、建里坊、设市场,之后“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帝里繁华,可见一斑。白居易出生在离洛阳不远的新郑,少年时期长期生活在洛阳附近,长庆四年(824)他在洛阳买下宅院。大和三年(829)回洛阳定居,整个晚年时光都在洛阳度过。长期生活在履道坊的白居易,不吝在大量的诗歌中描绘洛阳的里坊风情,让我们透过他笔下里坊间的桥、门、楼、堂,得以明了些许由隋及唐的帝里格局,窥见丝毫中唐时期的家国风云。

  

  骑游“天津桥”赏早春景致

  洛阳城东逾涎水,南跨洛河,面对伊阙,西滨涧河,北依邙山。洛水自东向西,穿市街中央而过,河上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数座桥梁。架在洛水上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正门相连,叫“天津桥”。“天津”即天上疆界的港口,桥北与皇城的端门相应,桥南与长达十里的定鼎门大街相连,成为隋朝都城南北往来的通衢。在《早春晚归》一诗里,白居易详实描绘了自己在天色将晚之时骑马路过天津桥、金谷园一带所看到的早春景致:“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无限春光里,诗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境跃然纸上。

  诗人的另一首《和友人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莫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晋代文豪石崇洛阳家有金谷园,以富丽著称,后世多以石家园指称富贵人家。“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这首《天津桥》里,白居易将水月幻化为美人形象,且与地名恰相契合,让美景与美人融为一体,妙手天成。天津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开合桥,“天津晓月”亦是洛阳古八景之一。武则天指控太子李贤谋反,东宫中搜出皂甲,焚于此桥之南;武三思在此桥上贴大字报,致张柬之等人被贬;黄巢兵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定鼎门外午桥的游兴与离愁

  定鼎门取名于“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 ”以及“成王定鼎于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