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在攀登高峰(艺文观察)
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有很高的“艺术台阶”。创作者一是要敢于应对挑战,持之以恒地深入生活,下大功夫解决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二重关口,二是要善于应对挑战,懂得如何艺术地回应时代命题。
2019年10月,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持久的掌声和喝彩,让剧场里涌动着强烈的艺术共鸣,熟悉故事的白发观众热泪盈眶,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也久久不愿离场。这种近年来舞剧演出少见的盛况,彰显着人们对舞剧新作的热情,并对当代中国舞剧艺术成绩给出一份独特的说明。
英雄英姿绽放光芒
英雄主义,无疑是近年来当代舞剧的创作主旋律。《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审美力量的新作。它取材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滩头,生动塑造了一个中共地下谍报员面对腥风血雨的无畏形象。特务们破门而入的生死关头,他镇定自若坐在发报机前,发出了最后一份绝密军事情报。电波里传出了那句至今震撼人心的电文:永别了,同志们,我爱你们!信仰之熊熊火炬,照彻黎明前的至暗时刻;英雄之伟岸英姿,绽放在当代舞剧艺术空间。
好像不约而同似的,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的作品中,《大禹》展现的是上古神话中的治水英雄,《草原英雄小姐妹》表现的是当代少年英雄,《花木兰》刻画的是享誉世界的古代巾帼英雄,《井冈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