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2月7日电 题:探访“中华诗城”重庆奉节:文旅扶贫“富脑袋富口袋”
作者 高吕艳杏
“峡高水急关门山,自古以来是天险。如今架桥通三地,一路畅通到平安……”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预备团选手55岁的甘立敏为其家乡所在的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桃树村关门山大桥通车后所作的一首“打油诗”。
奉节县平安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2019年通车的关门山大桥打通了村民和外界接触的壁垒,实现了当地村民的百年期盼。甘立敏介绍:“以前我们从村里到平安乡,需要早上4点起来抹黑出门,走上3到4个小时才能到,这样一去一来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关门山大桥通了,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为此我专门写了一首诗纪念通车。”
重庆奉节夔门黄金水道。 李永鑫 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正在热播,节目相关活动的落地,以及节目配套宣传强势推广,让奉节全县百姓和在外务工、在外求学、在外发展的各界奉节人士对建设家乡,宣传家乡,回报家乡的热情高涨。
记者在奉节探访发现,如甘立敏一样,奉节人民爱诗、学诗、吟诗、作诗的场景随处可见、随处可闻,奉节人与生俱来的诗抒情怀被全面点燃。
奉节是中华诗词绕不开的“地标”,在长达2000多年的夔州诗词史里,李白、杜甫、刘禹锡、王十朋、陆游等上千诗人留下万余首传世名篇。“天下第一快诗”《早发白帝城》,“天下第一律诗”《登高》,“天下第一情诗”《竹枝词二首》(其一),“天下第一景诗”《六言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