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阅读是奢侈品 却又人人用得起
2020-01-07 15:41:1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是奢侈品,却又人人用得起

  北京某写字楼下的快餐店,中午迎来人流高峰。一个男人边排队边读微博段子,不时傻笑。

  对面小区里的三室一厅,午后打扫完毕。小阿姨摘下围裙坐到餐桌旁,翻翻满是“×菜这样吃最营养”的朋友圈。

  这家的老大中考在即,下午最后一节数学课,15岁少年偷看夹在课本里的漫画。离这间教室直线距离400米的学校门卫室,20岁的保安播放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网络有声小说。

  他回趟家乡需要坐8个小时高铁,每天都有数趟列车往返于小城与首都之间。一个出差的公务员坐在其中一列,她刚刚用平板电脑看了一部电影,随手打开了影评网站。

  车窗外天色渐晚,忽然,网页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居于南方小城的母亲发来一篇“绽放女人生命最美色彩”的公众号文章。

  社会生活的变迁织经线,电子介质的更迭织纬线,一张网把现代人的时间切割成无数碎片。有的卡在地铁里,有的浮在会场里,有的飘在补习班里……时间和体力被用来投资某种理想化的人生收益,一条条不得不走的路连着一件件必须要做的事,偶有空隙,才是精神能栖息片刻的机会。

  社会越发达文明,精神食粮的货架越丰富,人们选择的自由度越高。有人看电影,有人打游戏,有人运动有人听歌,还有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是,阅读。

  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开始,人们就是记录一下生产生活,赞美一下神明。后来,羊皮、纸草和竹简能装下的事儿越来越多,王朝兴替、宗教源起、科学发现、诗歌戏剧都有了文字载体。历史上很多统治者恐惧“文字”,因为它总是与知识、智慧和审美相关,而拥有这些的民众,常常又渴望自由。它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有人试着烧掉书籍去毁灭自由和文明的可能性,但以后要怎么烧呢,“云”是烧不掉的。在人类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识字与否与个体身份密切关联,不是谁都有机会接受教育,阅读能力是一件奢侈品。通过抽象符号获得具体认知与感受,是不属于大多数人的体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中80%是文盲。2015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远低于世界水平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