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圆明园狮子林流散文物“回家”》的新闻报道近日颇受关注,报道称,一块流散在北京市西城区前孙公园胡同31号居民院中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正式启程回归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也是圆明园回归文物中首块有诗句的太湖石。赏石研究学者俞莹从石与座的关系、石头的品位、石头上面的两首乾隆御题诗刻铭等方面分析认为,此石身世或存疑。
这方太湖石长1.3米,宽0.9米,高1.1米,坐落在一块长方形石须弥座之上。石块表面凹凸不平,上面刻有乾隆为圆明园狮子林十六景之一的“假山”题写的诗《假山》和《右假山》两首。这件太湖石及石须弥座经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圆明园狮子林流散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回归后将安放在天心水面回归文物展区。云云。
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
圆明园遗石发现并物归原地,当然可庆可贺。不过,看了相关报道和图照,却感觉存疑,试分而析之。
首先,石与座不相配。这方石头看似完好,有些体量,横卧于石座上却显得石座太小,两者极不和谐,毫无皇家气派。从现存京城的各处御苑赏石来看,像这样的石头与底座相配之乖张几乎没有。或者可能是,底座不是原配。从其形制来看,与御苑赏石中的乾隆年间石制须弥座雕饰和风格也有距离,更像是晚清以后的形制。
故宫宁寿宫清代中期变体须弥座灵璧石(图见丁文父《御苑赏石》)
其次,石头的品位不高。这方太湖石看似属于产自北方(但不像是北京西山的北太湖石),色泽青黑,虽然透漏有加,但是造型一般,作为孤赏石与同类御苑赏石相比档次不高,更像是堆垒假山的置石。圆明园狮子林中,应该是以石假山为主,是否有单置的赏石不详。
最重要的是,石头上面的两首乾隆御题诗刻铭,分别刻于石头的左方和右上方,虽然岁月漫漶,但还是隐约可见,其书法散漫,字体拙劣,看不出御题的气息,与乾隆的书法相去甚远。
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题刻一
一首出自《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一,为乾隆己亥年(四十四年,1779年)所作《再题狮子林十六咏》之《假山》:“吴下假山曰倪砌,此间真石仿倪堆。假真真假诚何定,炙毂笑他难辩哉。”(石上落款“己亥仲夏御题”)
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题刻二
另一首出自《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为乾隆丙午年(五十一年,1786年)所作《题狮子林十六景》之《假山》:“燕石几曾让湖石,叠成岩壁亦孱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