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头条  
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去世 享年99岁
2020-09-03 18:38:23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来源: 雅昌发布

  据长影集团官方微博消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长影老艺术家刘学尧于2020年8月31日晚在长春去世,享年99岁。

  刘学尧原籍山东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担任东影(长影前身)美术师,参加人民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桥》的美术工作,代表作包括《白衣战士》《刘胡兰》《葡萄熟了的时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岭》《党的女儿》《边寨烽火》《小姑贤》《窦娥冤》《墙头马上》等40多部影视剧、戏曲片。

  刘学尧自小喜爱绘画,中学时受到专业辅导,奠定了良好的美术基础。中学毕业后,刘学尧因经常到电影院看电院,逐渐对影片的广告宣传画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1941年,“满映”养成所招收第一期学员,刘学尧被录取。一年后进入“满映”工作,历任美术助理、美术师。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后,刘学尧被选为东影美术科科长,在东影组织演出的话剧《阿Q正传》《家》《原野》中担任舞台美术工作。

  1948年,东影筹拍人民电影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刘学尧和导演王滨,演员王家乙、陈强、吕班等一同到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住在工厂空地里的一节破列车车厢里,边深入生活,边进行拍摄。为了不影响生产,他们白天同工人一起劳动,学习操作技术,晚上利用工厂休息时间拍戏,顺利完成了影片外景拍摄工作。在摄影棚内拍摄“大部队过江”、“工人抢修桥梁的高空作业”两场重头戏时,在没有特技摄像的情况下,刘学尧急中生智,采用“透视”和“缩尺”手法完成了这两个场景的拍摄,这样的美术创造发明也开创了新中国电影美术设计之先河。

  1955 年,刘学尧为《神秘的旅伴》所进行的美术设计,是他在艺术创作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云南边境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摄制组不能到实地拍摄外景,而要靠美术师在较相近似的地方加工创造。为此,刘学尧与导演林农、摄影师聂晶到云南红河一带深入生活,收集资料。一路之上,他观察了云南边疆的环境特色和风土人情,收集了大量造型资料,还画了许多写生画和环境气氛图。

  回来后,他们选择长白山地区的四道沟为外景地,经过精心加工,构成了影片中的云南边境和密林小路。影片上映后,连云南当地的群众看了也都以为影片是在他们那里拍的。通过这次实践,刘学尧认为美术师只要掌握了景物、建筑、环境的特色和时代的特点以及其它有关资料,再经过认真、精心的艺术加工,就可以创造出符合影片要求的一切环境。而且,这样做,还可以缩短影片生产周期,节省成本。

  2013年,刘学尧老师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评委会给予他高度评价:“真作假时假亦真,遍留丹青映画深。”

  2016年,在纪念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上,刘学尧以“振邦兄百年大音希声 大理三月好风光”题赠老友。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