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通过寻访对话各地革命历史博物馆,寻找70年来的”红色史迹“,梳理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和红色文物收藏,回望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大地的风云际变。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的新址开放不过一年多。很多人困惑于新馆开放后为何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个称谓并列而置,上历博(上革博)副馆长裘争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选址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舍,结束了上历博漫长的有馆无址局面,同时决定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
上历博作为反映城市历史的博物馆可追溯至1950年,但是作为反映这个城市革命历史机构的存在才不到两年,当下正迎来“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全新的发展期。
上海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入口
澎湃新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沿革?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又叫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将这两个称谓并列而置是因为什么,其相应的定位有何不同?
裘争平:我们馆的历史沿革讲起来还是有那么一些曲折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早在1950年代就有建制的,那时是仿苏联模式,叫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下文简称史建馆),所以它其实是国内最早关于地方历史的博物馆之一。而且这个馆当年有编制,有展陈设计,有文物征集和选址,当时的筹备处设在现在的虎丘路亚洲文会大楼。而且史建馆的陈列是准备设置在原来的陕西南路文化广场,陈列也已经做好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1959年被撤销了。所以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而言,其前身历史从1950年代就开始了。建制被撤销后,有一部分人员就回到了原来的文化局,后来到了上海博物馆专门有一个上海史组这样一个机构。文物也被拆分了,分到了其它博物馆和相应的单位,包括上海图书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现在在其他单位的库房里看到有“史建馆”的,都是我们馆前身的一些东西。
到了1983年,相关部门觉得上海还是需要这样一个介绍上海地方历史的机构,对于城市来说,地方历史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1983年重新建成“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当时是暂借西郊上海市农业展览馆第五馆作为临时馆址。
1991年,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正式改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当时也是借的馆舍办展览。所以说实话,在搬到这里之前,馆里一直就没有自己的家,馆里退休的老同志经常开玩笑说,我进馆的时候没有家,我退休了还是没有家,一直是租借别人家的场地。展览我们一直在办,而且我们1994年策划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首次“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我们的展览还是蛮成功的,但就是一直没有馆舍。所以上海在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里面,都提到要解决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舍问题。
上历博的馆舍历年选址选过很多地方,有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的上海大世界、有我们后来的办公地汉口路的工部局大楼、有龙华烈士陵园对面现在的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以及七宝、闵行等。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选址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舍,同时确定我们馆的定位和命名,决定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选址南京西路325号,建筑原身为1934年建成的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早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资料图片
多年来,人大、政协一直都有提案,认为上海需要一个讲述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之前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的牌子一直挂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但是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即将建设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其定位还是聚焦中共一大,不把它扩大为革命历史博物馆。最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把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功能落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所以,南京西路325号就是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舍所在地。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城市史里面应该涵盖革命史,但是既然把革命史博物馆这个称谓同步地提出来,那就要求我们做展陈设计的时候,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
澎湃新闻:1950年代在作为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建时,有没有把革命史纳入规划?
裘争平:这是1950年代的事情,可能当时还是比较强调城市的历史与建设,因为当年上海市还计划要建一个革命史博物馆的,所以一直都有一块“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的牌子,这块牌子也是从1950年代延续至今,后来就一直挂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直到上历博馆舍确定,两馆合一。
澎湃新闻:上历博(上革博)在馆藏中反映1949年上海解放前后的馆藏文物有哪些,可以与哪些重要历史事件相关联,可否详细介绍?
裘争平:坦率地讲,因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之前并未料到会跟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所以我们的馆藏,包括之前对于藏品的征集目标,都没有将革命史文物作为一个收藏重点。过去市文物局、市文管委对文物进行调拨,也都是将城市史相关文物划拨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革命史相关文物划拨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以,在我们馆的收藏体系里面,革命史文物不是特别丰富,是我们一个比较薄弱的方面。新馆开放后,在我们的基本陈列里涉及的很多革命史文物都是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借展的。所以这两年我们也在通过各种途径,重新开始加强对革命历史文物的征集工作。
解放日报 第二号
我们馆的革命史文物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我们今年在5月27日举办的“重大的转折 伟大的胜利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