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头条  
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
2019-10-08 21:16:5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记者 钱雪儿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事业也逐步开展,各类建筑需求与日俱增,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

  位于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来,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国家的文化坐标。

  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前,宏伟、庄严的气氛笼罩在人们身上,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走进国家博物馆,长安街上喧嚣的车流仿佛都化成了无声的岁月之河。

  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此前国博公开的资料,国博的前身是1912年7月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馆址为原清朝国子监,中国的国立博物馆事业由此开始起步。1918年7月,筹备处迁址到故宫的端门与午门,1926年10月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0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8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京兴建博物馆和展览馆,其中包括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58年9月,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广场。1958年10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党组决定成立“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筹建小组”,负责两馆筹建工作,两馆大楼于10月28日开工兴建,到1959年8月31日竣工,共293天,是为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

  参与设计的王炜钰老人2007年在接受《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