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我要上春晚》时尚舞台炫出“民族风”
2019-11-26 09:34:4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记者吴晓东) 近日与观众见面的央视2019《我要上春晚》第六期节目中,蔡国庆、袁姗姗、闫学晶、邵峰、于毅、张英席等六位推荐官带来了《争奇斗艳》、创意舞蹈《神奇家族》等六个节目。作为央视春晚节目的输送渠道之一,以“守正创新”深耕原创力精品,通过融媒体传播实现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正是这档播出十年的老牌综艺节目常葆青春的秘诀。

  《争奇斗艳》是一个借助现代时尚舞台传承民族文化的节目,节目脱胎于彝族赛装节,伴随着王雅洁的歌声响起,舞台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T台,模特们身着各个民族的特色服饰款款走来,展示民族盛装的风采。据悉,节目中展示的服饰少不了民族服装设计师朱莲以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胡荣梅的功劳。胡荣梅告诉记者,民族服饰是每个民族穿在身上的文化元素,服饰保护也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民族服饰往往是由几代人创作出来的,比如说女孩子出嫁的服装,或是妈妈亲手做的,或是自己从小织染绣成的,女孩只有在结婚和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穿。所以,收集它们很不容易,我们收集这些服装至少靠了两代人的努力”。

  在第五期节目中,得体兄弟带来民族电音《白鹭飞来》同样在观众当中获得了不俗的反响,歌曲创造性地将中华传统音乐彝族海菜腔与西方电子音乐的精华相结合,并赋予个性化处理,宝贵的民间音乐艺术与时尚的现代电音互相融合,激起了现场久久不息的掌声。据海菜腔的演唱者张美珍介绍,海菜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名字来源于异龙湖中一种叫做“海菜”的水生植物。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对唱山歌,慢慢就有了海菜腔。海菜腔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它有着宏大的唱词体系,多彩的音乐架构,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演唱方式。

  除了内容层面的创新,2019《我要上春晚》在形式上还首次设置了融媒体观察区,邀请融媒体观察员对节目进行点评。往期节目中,以主持人海阳,青年演员熊梓淇、于莎莎,快手达人杨三金、张猫为成员的融媒体观察团轮番坐镇,代表广大网友和广播新媒体的观众和听众为各路演绎达人助威,通过对大众声音的有效反馈反哺内容。

  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又不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初心,2019《我要上春晚》正是以其创新的手法深挖传统文化内核,以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去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赢得了业界的良好口碑和观众的高度认可,一路保持收视持续走高的势头,也为老牌综艺创新之路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