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现场。(中央社院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司格 张曼玉 实习生陈鼎)11月1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库恩基金会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在京举行。罗伯特·库恩、钱乘旦等20余位中外知名学者,围绕“中国道路的文明根源”“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等议题进行碰撞交流。
“唯有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才会淬炼出真正的共同价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潘岳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说。他认为,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是开放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集中精力办大事,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参考。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不会导向大国霸权冲突的老路,而会为各个文明国家和平共赢探索新路。
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成就,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正确决策有着直接关系,“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经济和市场活力,中国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深入挖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追求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教授兼研究所所长克里·布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有其独特的成分和元素,它是由其独特的文化和知识背景所支撑和约束的。中国的国家规模和作为一个经济体的突出地位,意味着中国具有特殊的潜力和现实性。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取得成功,古老的文明恢复了自信,重新找到了自我,文明的多样性再次焕发新生,文明间的平等关系正在重新树立。”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这样阐释现代化进程。他认为,现代化的成功与否,在于一个国家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是每个国家最关键的任务,历史和现实都说明这一点。
中国之于世界
针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主任易明认为,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大国,影响着国际体系的未来,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塑造未来的国际秩序。很少有国家能够将达成全球共识所需的智力、经济和政治资源聚集在一起,而中国作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者,有机会启动这一进程。
就中国的国际关系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中国做新型大国,周边地区是对外关系第一层感知区。中国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先要迈好新周边关系和秩序这一步。
正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西藏自治区各大寺庙的中青年经师学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基层阿訇学员,福建省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学员,民营企业家学员,民主党派学员,海外华文传媒学员共400余人现场聆听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