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超高清超视野 高科技绘就大国风貌央视转播70周年联欢获赞“升华了作品”
2019-10-06 18:31:01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吴晓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10月1日晚在天安门广场成功举行。中心联欢表演、群众大联欢、音乐烟花表演,荟萃成一道气势恢宏的艺术盛宴。从天安门广场的艺术盛宴到全民共享的视听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镜头语言,让“自由、生动、欢愉、活泼”成为当晚中国表情最生动的注解。“一场无可挑剔的电视呈现”,许多观众对央视的转播手动点赞。观众们纷纷认为“央视的转播真实还原并艺术再升华了作品”,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让全世界都看到一个幸福绽放的今日中国。

  无论是载歌载舞的全民联欢,抑或激情澎湃的千人交响,还是以“70双勾”烟火、三维烟花树等为代表的烟花特效,都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场精彩绝伦的大联欢却给电视工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与艺术的融汇贯通便是本次联欢活动转播的重大特色。

  联欢活动首次采用4K全系统直播,这让超高清、超视野画面视觉体验成为现实。数字仿真技术也是首次运用,91个位置的数字建模和广场地区厘米级高精度的物理建模,保障了拍摄效果更加精准、真实。联欢活动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启用了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拍摄,力图把更好的角度、全方位的视角带给观众……

  通过转播,观众捕捉到了烟火绽放瞬间的极致绚烂,也迎面撞见了联欢群众热情、自豪的笑脸。通过转播,《我的祖国》《花儿朵朵向太阳》《红旗飘飘》《阳光路上》等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声传递到14亿中华儿女的心中。联欢活动的转播,是先进科学技术与电视艺术创作相融合的开先河之作。

  “全世界还没有这样的表演,全部在流动中完成。”这是总导演张艺谋对联欢活动的感慨。在主题表演区,3290名联欢群众手持“光影屏”,不断组合出多彩的立体图案。光影变幻中,一面巨幅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飘扬在雪山之巅、碧波岛礁、浩瀚星空,映照着雄伟的万里长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实际上,这些字样和图案全部是流动完成的,整个图形都是动态走位,没有一秒是重复的。

  前所未有的表演方式也为转播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转播团队坚持“镜头语言创新性”“故事讲述人民性”,通过5个系统,70个机位,精心设计电视画面。转播团队还大胆采用蒙太奇的电影叙事方式,兼顾宏观呈现与细腻刻画,通过一张张伸手触摸到的幸福笑脸和一个个感同身受的中国故事,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

  为了多角度展现灿烂的烟火表演、全方位展现人民的幸福感,转播团队还特别通过14个景观机位覆盖北京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核心区景观机位与远端景观机位合力出击,并运用2架直升机,1台系留空中摄影机。正是有了如此多机位的保驾护航,才能让烟花表演流光溢彩、祖国天地交相辉映。

  联欢活动自筹备起,历经3个多月,119个日夜,共有1130名工作人员参与转播。从直播的镜头设计到后勤保障,转播团队攻坚克难,为最终的直播安全及精彩呈现努力着。

  当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任鲁豫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持人楚悦两位解说员情绪饱满而又张驰有度,慷慨激昂而又温柔亲切,无论从声音、节奏、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堪称完美,网友们称赞两位解说员“为盛典带来了另一番惊喜和震撼”。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