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系统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绿维文旅在《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资源普查暨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中,调查河段总长度约202.9公里,考察140余处资源点,线路行程约150千米,查阅上百份资料,听取指导意见百余人次,最终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让更多的游客共享世界级文化旅游盛宴。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运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2019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展现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力。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着力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的崭新风貌,着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标识,着力构建文明互鉴的世界运河文明共同体,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和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让壮美运河延续千年神韵。
旅游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时代的命题。挖掘大运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用旅游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成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世界看运河,运河看北京。政治国脉、历史文脉、经济动脉、社会命脉和生态水脉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价值所在。绿维文旅在《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资源普查暨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中,通过前期资料搜集与专家座谈,实地踏查与补充考察,头脑风暴会、内部讨论会、专家内审会、座谈访谈以及阶段性汇报及沟通等流程,调查河段总长度约202.9公里,翻阅了上百份资料,考察了140余处资源点,线路行程约150千米,拍摄资料照片2000余张,听取指导意见百余人次,完成的《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获得了专家一致好评。
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解析
一、 重点:旅游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前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需要在旅游品牌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上做足文章。从全国来看,构建类似于“万里长城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