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灰空间的功能化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不仅仅局限于烟囱效应、通风散热,大家继续集思广益。”7月29日,国网河北经研院裕翔工程设总刘钟与各专业主设人们研究设计策划方案时说道。这是团队成员们全心全力投入裕翔站设计工作的第199天。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为做好裕翔城市智慧标杆站设计这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实现“打造城市智慧变电站的典型和标杆”的目标,团队成员们竭心尽力学习先进技术知识、迎难而上开展技术攻关。
成立“我裕飞翔”青年突击队后,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出凝成一股绳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形成每天早研讨、晚汇报的固定沟通模式,共同研究前沿设计技术与设计理念。为了学懂、钻透一项技术甚至一个知识点,团队成员们经历过无数个通宵达旦、讨论至凌晨的日日夜夜。
199天 199份记录
从承揽裕翔工程设计工作的第一天起,团队成员们就开始记录工程的进展。每天工作结束后,团队会把当天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安排好下一天的设计计划,精炼后写进“工作日报”里。至今,已形成199份日报,详细记录着每一天的工程进展情况。
每当设计过程中遇到波折难以推进,成员们就回头看看这一份份日报、一版版方案完善稿、一页页图纸,瞬间充满斗志和力量。这199份记录见证着团队成员们为圆满完成裕翔站设计任务而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越是逆境,越不能灰心放弃!
攻坚克难 砥砺前行
面对首座变电站绿色星级认证、“风-光、余热-地热”多能互补、变电站功能属性开发等问题,裕翔团队成员们不仅勤奋自学和交流研讨,而且灵活借助“外脑”力量,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赴国网综合能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院、雄安供电公司进行能源互联及建筑新技术调研,并与上海电力设计院、天津大学建筑院、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积极调研水冷变、油水交换器、智慧运维等领域的厂家,掌握前沿技术的落地情况。各种困境和难题先后被团队成员们一一攻破。
在开展裕翔站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学习并掌握了综合能源体、智慧运维、主变余热利用、光导照明等先进设计技术,有效拓宽视野,提升了设计水平。
裕翔青年们凝聚的力量无坚不摧,下一步,国网河北经研院设计中心将持续推进裕翔城市智慧标杆站设计工作,不断取得技术成果突破。(刘璇 程楠 刘钟 吴海亮 陈彦洁)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