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冰、通讯员周华山)“华夏五千年文明智慧,蕴含着战胜疫情的无穷力量。”2月17日,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副院长乔能斌在接受采访时发出感慨。
乔能斌是秭归县战“疫”前线的一名白衣战士,在与病毒博弈的过程中,他心潮澎湃、文思泉涌,挥笔写就《沁园春送瘟神》《江城子 新冠阻击战 》等抗疫诗词。
在诗风盛行的屈原故里秭归县,诗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万众抗疫”的日子里,人们更是以诗壮志,鼓舞信心,以笔当戈,同心抗疫。当人们读到乔能斌的诗词时,为他诗中情怀所感染,纷纷点赞转发。
“虽然酷爱文学,但由于工作繁忙,近年并未曾提笔写作。”乔能斌说,自己在这次抗疫过程中,见证了天使的无私、军人的大爱,见证了太多身边同事、朋友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这次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誓死打赢这场新冠阻击战,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凝聚如此强大、如此团结的力量!国难兴邦,于是他油然而生“天使逆行,雄师威扬, 誓守初心斩魍魉”的豪情。
乔能斌的诗词,除了激昂的斗士,也有警世的思考。疫情当头,一些别有用心的谣言挫败人们信心,挑拨大众团结,乔能斌很气愤,提笔写下“嗟东欧巨变 ,栅疏栏陋。苏共解体,引狼惊梦。”的警语,呼吁人们头脑清醒、凝聚力量。
作为秭归县中医医院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的指挥长,乔能斌从1月18日就带领战友们打响了战“疫”第一枪声,迅速启动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1月21日中医院抗疫团队发现了秭归县第一个疑似病例,22日又发现该县第一个确诊病例。同时他们还担负起县城4个社区、茅坪镇18个村,共计12.2万人口的疫情防控重任,150多名医护人员冲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战“疫”火线。群众的健康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令乔能斌这个“火线”指挥长时时忧心、夜不能寐。
每个发热患者的情况他都要亲自了解,每张化验单、每个CT片他都要亲自审阅。近一月来经他筛查的疑似发热患者就有350多人次。春节前后,由于县内医疗防护设施不足,他想尽办法,寻求社会援助,让每名医护人员都能“安全上阵”。
秭归中医医院承担着全县中药预防及治疗新冠肺炎的重头任务,乔能斌也是该县新冠肺炎中药治疗专家组成员。从大年三十至今,秭归县中医院已熬制3.5万余袋中药,为16000多人次提供了中药的预防和治疗。防疫中药免费送到“疫”线医护人员、值勤人员、社区志愿者和隔离人员手中,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提高免疫力,预防疫情感染。截至目前,全县无一名防疫人员被感染。
秭归县在对确诊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实行中西并重协同治疗。乔能斌与全县中医治疗专家团队成员逐一为确诊、疑似病人及发热患者问诊把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要求每一位患者必须都喝上中药。结合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减轻了患者发热程度,缩短了发热时间,降低了危重症的发生率。在中西医并重治疗下,至2月16日,秭归确诊的23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病例,已有13名患者治愈出院。
“中药与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药医病、诗词养心,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两者无不提升我们的炎黄子孙强大的体魄和无穷的精神力量,使我们面对疫情所向披靡。“乔能斌的声音轻柔而充满力量。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