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编剧崔瑷巍携《会飞的葡萄》 闪耀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2019-11-30 07:35:13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近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活动民族电影展映开幕式在中影梦工坊厦门蔡塘店隆重举行。莅临民族电影展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毕文宇、国家民委宣传司司长武翠英、国家民委文宣司文艺处处长刘震、中国电影家学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强、著名导演麦丽丝、张纪中等。

此次金鸡百花民族影展在上百部电影作品中,评选展映《我和我的祖国》、《会飞的葡萄》、《撞死了一只羊》、《第一次的离别》、《守望人》、《半条被子》、《昆仑兄弟》、《周恩来与乌兰牧骑》等18部横跨多个民族的优秀影片。其中电影《会飞的葡萄》更是获得广泛赞誉,影片编剧崔瑷巍和导演江汉一同亮相开幕式。

《会飞的葡萄》编剧崔瑷巍和导演江汉参加开幕式

致敬梦想,是《会飞的葡萄》剧本的创作缘起

谈起影片的创作初衷和过程,崔瑷巍的眼中闪耀着电影人的真挚,“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颜色?树就是绿色?天就是蓝色?每个孩子的眼中,有千万种不同的颜色。而在成年人的思维定式中,也许只有单色。对待梦想也是如此。但每一个成人,都是由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我们在长大的同时,丢失了什么呢?为什么童年的梦想都渐行渐远了呢?”

“《会飞的葡萄》表面是一个关于新疆孩子阿曼追逐足球梦想的故事,但它的创作意图却是为了献给所有千万个因长大而丢失梦想的孩子。在创作剧本阶段,我希望留有更多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他们自己踢球的状态,因为,这是最动人的部分。梦想是什么?就是为之而付出行动的最本真的状态,这也是发现这个故事的原因。当我们来新疆后,你就会发现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胡杨林间的沙漠,都有孩子踢球的身影。他们的专注,快乐,那种热气腾腾的状态,让我们为之心动,我们被光着脚在沙漠间踢球的孩子所征服。我在沙漠中走路都已经是寸步为艰,一脚踏进沙地里会很吃力,走一小段就累到不行,况且,足球要在沙地里踢起来,就更需要力气,光着脚踢,难以想象。我就问其中一个踢球的孩子,你们这么踢,脚不疼么?他举起红脚丫嘲笑我说,哪有踢球怕脚疼的。倒是我的问题,显得很矫情。爱,就无所畏惧。对于梦想的爱,更应该如此,孩子比我们更懂,更深刻。故事中的阿曼的爸爸,就是所有成人的一种象征。他就是我们成人。可怕之处不是不让阿曼去踢球,而是让孩子和成人一样去思考,我认为这是最令人沮丧的事情,让孩子套用成人的思考模式。引用在剧本中我写的老校长的一句对白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