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阅读,凝聚起抗疫的精神力量
2020-04-25 09:09:00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阅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疫情却成为近几个月全球关注的焦点。当永恒与突发相遇,从书籍中思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守望相助、人与自我身心安顿则成为一种必然。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光明日报、腾讯公司、京东集团、阅文集团、微信读书继2018年和2019年的发布“阅读大数据报告”后,再次联合发布《阅读大数据报告(第三季)》,此次报告的主题,聚焦2020年疫情期间的阅读,主要综合京东集团图书销售大数据、阅文集团电子书和微信读书在线阅读的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兴趣,提炼出值得关注的十大阅读现象,从而发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读者、作者、出版社如何凝聚起抗疫的精神力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让工作一度按下“暂停键”,人们难免焦虑、不适。但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精神力量。此时阅读,不仅在于打发时间,更是抚慰心灵,带给大家慰藉、鼓舞和希望。

武汉“方舱医院”走红的“看书哥”,手捧厚书、神情专注,以书相伴,与病毒作战;全民“居家隔离”的“超长假期”,不少人终于翻开了书架上的大部头,静下心来品读经典名著,在阅读中“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读屏时代”,更多年轻人则是“屏上阅读”,动动指尖,游弋在电子书海中,就算身体不能出门,精神照样可以神游寰宇古今,让生活充实、精神补钙,增强心理免疫能力。

1、阅读成重要生活方式,构筑抗疫精神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居家隔离”是全民防控最有效的防线。“宅”在家,阅读成了许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各平台的阅读数据表明,疫情期间,纸质书购买量和在线阅读时间都有所增长,人们主动利用隔离时光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用更多时间进行深度阅读。

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图书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从图书品类来看,增长最快的品类为教辅、童书及科普类。金融、历史等需要进行沉浸式阅读的品类,均有较大增长。此外,心理学的书籍2月环比增长不高,但3月则迅速增长至25%,说明“后疫情”时期,关注心理健康的人逐渐增多。

在疫情暴发之初,纸质书销售受物流等因素影响,电子书阅读时长明显增加。京东读书App用户数量较疫情之前翻了一倍,一季度用户平均阅读时长增长了64分钟,VIP用户续费及付费书籍转化均超往年。微信读书的数据显示,2月份用户的平均阅读时长为99.61分钟,相比2019年同期提升16%;阅文旗下各阅读平台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阅读和付费转化均高于去年同期。

虽然生活方式日渐多元化,人们依然还保留着读书的习惯。据此前京东图书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显示,去年52.9%用户买书数量增加,31.8%用户买书数量持平;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用户买书金额超过300元,买书数量在4~10本之间的用户数最多;还有14.6%的用户购买了20本以上图书。

“在这个令人焦虑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文化提供了慰藉、鼓舞和希望。”书籍永远是人类最好的精神伙伴,陪伴许多人度过了这个特殊的冬春之交。

2、抗疫主题书及时出版,专业服务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图书出版界迅速行动,出版了一大批抗疫主题新书。数百种抗疫主题新书着重用医学专家的专业知识,对新冠病毒传播、预防及诊疗等方面进行权威、通俗的解读,充分体现了知识界、出版界的抗疫担当,并呈现出迅速及时、专业权威、电子版先行等特点。

广东科技出版社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1月28日就已上架,该书在微信读书平台上位居“瘟疫相关作品阅读TOP5”中的第2位;同时该书在京东读书App特别上架,供用户免费阅读。1月31日,由四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组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出版,是全国第一本针对本次疫情推出的心理防护读物。与此同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邀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主编《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权威、科学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举措。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剑光教授大年初一接到新华出版社邀请,将2003年出版的《中国抗疫简史》加紧修订,连夜赶写新章节《抗击疫病:民族精神不可战》和序言、后记,合成新书,在多个数字平台上线,并免费向读者开放阅读。

京东读书紧急上线超过60种防护抗疫相关的电子书和有声内容;联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以及各大出版社,2月1日上线“免费阅读,共克时艰,取得战‘疫’胜利”的专题,涵盖科普知识、经典文学、有声精选、心理励志等栏目;阅文平台免费阅读专区开设防疫手册专题……疫情期间,出版业在纸质书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虽受到显著影响,但疫情加速了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出版业探索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3、医卫经典书备受关注,感同身受抗击病毒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应对病毒挑战的历史,每一次疫情,都让人重新思考人类和病毒的关系,而那些关于疫情的经典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思考角度和增强战胜病毒的勇气。

“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张文宏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他看完了《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霍乱时期的爱情》《鼠疫》等图书,经典作品里有很多关于病痛、灾难的书写,能让人在短暂的焦虑、恐慌之后,进一步深入思考。

多数阅读平台数据也显示,瘟疫主题经典图书的阅读率大幅度提升。据微信读书统计,“瘟疫相关作品阅读TOP5”中有三本为经典图书,其中,《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排名第一,《鼠疫》排名第三。

京东大数据显示,2月和3月,有关医学健康的专业类书籍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20%和48%,其中既有文学类也有科普类。文学类图书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瘟疫主题的经典读物,2月环比激增190%。而以往关注度较低的医学类科普图书,如《病毒星球》《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销量大幅增长。特别是《见识丛书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