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古村来了专业设计师
2020-04-20 11:51:19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由孟凡浩团队设计的东梓关回迁农居。姚力摄

东梓关村村民活动中心举办首次演出后,村民与演职人员合影。资料图片

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临富春江而建。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政府决定对部分老宅进行回购,统一规划修缮,并对村民回迁安置。东梓关村请来专业建筑设计团队,以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水乡为设计灵感,重现梦里水乡。如今,东梓关村犹如一幅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墨画。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是2020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世界建筑艺术与学术界颇具影响力,今年,来自杭州的建筑师孟凡浩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参加主题展的建筑师。

“这次展览的主题强调社会性。”在位于杭州的工作室,孟凡浩介绍,这几年,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城市与乡村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城乡生活的融合共生是我坚持的建筑设计理念,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作品得到了主办方的青睐。”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孟凡浩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打破边界、跨越壁垒,建筑设计需要先行一步。”

平衡保护与利用

此前,由孟凡浩与团队设计打造的杭州东梓关回迁农居备受好评,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目的地。建筑之外带来的各种效益,不仅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也让行业内外的更多人认识了孟凡浩。

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的东梓关村临富春江而建,在郁达夫笔下,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民风淳朴……发达的水运曾让村子繁华一时。

然而,近些年,东梓关村像许多古村落一样,面临着村落“空心化”,杭州市规划局富阳分局副局长盛国宏坦言:“那时这里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2014年,东梓关的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工程被提上日程。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政府决定对部分老宅进行回购,统一规划修缮,并对村民进行回迁安置。该安置项目成为杭州首个“新杭派民居”示范项目,建筑设计任务则落到了孟凡浩团队的肩上。

“这是篇命题作文。”回忆起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建造历程,孟凡浩直言压力不小。项目要求农居统一盖成3层楼高,每户落地面积不能超过12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不得超过1500元。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可推广性。“既要实现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又要满足村民居住要求。”孟凡浩说。

挑战远不止于此。“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自己对于新建农居的理解与当地村民有着很大的出入。”孟凡浩说,相比年久失修的老宅,原住民更向往城里的楼房,“他们希望拥有如城市一般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

“古村落要保护,村民则向往现代生活,想要两者兼顾其实很难。”孟凡浩坦言,“如果只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村民不愿意搬进仿古的旧式农居,这样的建筑缺乏生命力。”这成了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古村落与村民之间的共生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