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马连良 梅兰芳交往轶事
2020-03-02 12:38:06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马龙

梨园忆往

在京剧史上,京剧泰斗马连良先生与梅兰芳先生的深厚情谊,可谓是梨园一段传世佳话。明天,是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先生诞辰119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致敬一代大师,追忆二人相知相惜的故事……

一代大师 因戏结缘

马连良于1921年底结束了在富连成科班的第二次深造,正式步入社会大舞台,开始了他真正的搭班演出生涯,同时也开始结缘四大名旦中的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三位。1922年3月,他受上海亦舞台之邀,第一次赴沪商演,即与荀慧生搭档演出;12月中,赴天津张宅堂会,与程砚秋首次合演《宝莲灯》《汾河湾》;年底前,搭入尚小云玉华社,开始了他们二人之间的合作。

不过,马连良与四大名旦中合作次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人,非梅兰芳莫属。

1927年6月,马连良首次独立挑班春福社,自此不断创演他整理改编的本戏,如《武乡侯》《夜审潘洪》《秦琼发配》《白蟒台》等,声誉日隆。在12月12日,赴天津潘馨航宅堂会,开始了与四大名旦榜首的梅兰芳首次合作,演出《游龙戏凤》。

1929年11月,马连良受上海荣记大舞台之邀,第八次赴沪商演,轰动申江。这也是他嗓音最好的所谓“民国十八年”时期,被沪上赞誉为“士别当刮目相看,梦里烟花传仙曲;名高则虚怀若谷,万人空巷聆弦歌。”演出热潮一直延宕到1930年元旦,然后被剧场方面提出挽留。因为梅兰芳欲做访美演出,北京方面希望上海促成马、梅二人合作一期,以轰动的效应为梅先生壮行,也就从此开始了他们二人的首次商演。

此次在荣记大舞台演出时间不长,一共九场,二人并挂头牌,合演《四郎探母》《法门寺》等剧,并反串演出《大溪皇庄》,马连良饰蔡金花、梅兰芳饰尹亮。大舞台方面标出了有史以来商业演出的最高价,花楼、月楼高达四元,三楼最低价也要七角,比日常的演出票价翻了一倍还多。“黄牛党”们在戏院以外大卖“飞票”,票价翻番地上涨,仍然供不应求。1月13至15日,二人又参加上海舞台全浙赈灾、东北慰劳募款义演三天,结束了他们的首次合演。虽然所得票房收入较高,对访美之行的支持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自此马梅二人的友谊开始深化,梅兰芳高兴地说:“三弟,等我回来,咱们接着唱。”

二度合作 轰动沪上

时间过去了近两年,到了1932年12月上旬,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马连良与梅兰芳再次合作,商演二十天,二人合作演出《汾河湾》《法门寺》《甘露寺》等,再度轰动沪上。然后从年底到1933年1月中,马梅二人在上海、杭州、苏州三地连续义演十二场,为筹募豫皖鄂灾区临时义赈会等机构筹款,演出《打渔杀家》《御碑亭》《宝莲灯》等剧,急公好义,不遗余力。

马梅二人最轰动的合作演出是在1934年9月9日,当时上海荣记大舞台重新改建,邀请马连良、梅兰芳主持揭幕礼并合作演出《龙凤呈祥》。演出前大舞台在《申报》上极力宣传大造舆论,刊登启事:

大舞台如果不由梅先生来揭幕,实在是一件憾事,本主人希望梅先生牺牲少数时间,来拥护我们文化中心的上海,最新建筑的大舞台,关系非常之大,梅先生因为有以上几种理由(梅兰芳是国剧界的领袖和大舞台是国内剧场的模范),不得不从百忙中抽出一部分时间,替本台来行开幕礼,表演他的生平杰作。同时本台,又派专人到北平,敦聘马连良先生,跟梅兰芳先生合作。马先生是当代须生中的第一人,自成一家,冠绝群伦,向来独当一面。这次经本台的诚恳要求,毅然与梅先生合作,乃是很难得的机会……

开幕当天,大舞台盛况空前,满坑满谷,座无虚席。自此马梅合作演出四十场,合演剧目有《龙凤呈祥》《一捧雪》《新三娘教子》《抗金兵》等。他们还演出了个人独有剧目,如梅派的《西施》《霸王别姬》《生死恨》和马派的《借东风》《八大锤》《要离刺庆忌》等,这些剧目的演出,在那个非常时期里,起到了唤起民众昂扬奋发的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戏里戏外 惺惺相惜

马、梅之间除了合作演出外,彼此之间交好甚厚、过从甚密,他们的友谊已成家喻户晓的梨园佳话。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马连良寄居香港。因对来自新中国的信息知之甚少,遂与梅兰芳多有书信往来,以便决定回归后的相关路径。蒙梅兰芳与政府高层联系,特别是周恩来、彭真等领导的关爱,马连良回归新中国之事方能成行。1951年7月25日,马连良自香港摩顿台居所致信梅兰芳,并将要求保密的回归行程相告,可见两人关系非同小可。信函如下:

畹华仁兄惠鉴:

前闻吾兄在汉上演盛况空前,曷胜欣慰,并闻贵体曾感不适,想返申后定必康复为颂。前者陈肃亮先生来港带来口信,诸承关念,并盼早日返归,足证爱护之深,无任感谢。弟旅港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