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外炼“颜值”内修“气质” 文化气韵滋养原乡故里
2020-02-07 10:45:0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吊脚楼、花砖等特色元素嵌入书店中,沿路的墙面上画着荡秋千、拔河、跳房子等儿时的游戏回忆,小山村旧粮仓改造成小型文创园……在今年记者回乡的路上,从下飞机、下火车,到坐地铁、走进街头巷尾,她们注意到,家乡的土地上,书店多了,处处装点着精心绘制、新颖时髦的文化创意装饰,以及趣味盎然的街头小品。这些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这些城市正在以细水长流的慢功夫,于细微处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潜力。

福建厦门 丰盈书香沁满鹭岛

很多人都知道,厦门被称为“鹭岛”,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而在我看来,这种“美丽”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外表美”,更是一种深刻的“内在美”。

由于本身从事的是文化类的工作,我对家乡的文化建设总是格外关注。在我小时候,厦门也有一些文化活动,不过以大型演出为主。作为一名“小文青”,我到北京刚上大学那会儿,特别羡慕首都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博物馆、展览、讲座……只要我想,总能找到合适的去处。那时候我就想,要是厦门也有类似的活动,该有多好啊!

这次回来,我特别跟在厦门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同学聊了聊这个话题。据她介绍,近年来,厦门的文化建设发展迅速,正是外炼“颜值”,内修“气质”。在惠民文化活动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文联和厦门晚报社联合推出的“文艺大讲堂”讲座。据统计,自2013年10月开讲至今,“文艺大讲堂”共举办了近300场讲座,邀请国内及厦门知名艺术家主讲,涵盖所有文艺门类。“比如最近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办的书法讲座,就邀请了厦门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介绍了书法和春联文化,也为孩子们学习书法提供了很多建议。”从活动主题来看,“文艺大讲堂”的主题兼顾了文艺品质与群众需求,诸如衍纸贺卡制作、手机摄影教学、走进俄罗斯文学等颇有特色的讲座,用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居民带来了可口的“精神食粮”,吸引了众多忠实听众。

书店作为城市的文化空间,也是为居民提供文化滋养的重要地点。2011年,厦门老牌书店“光合作用书坊”的歇业,曾让我一度神伤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