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2019-09-10 08:00:25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为劳模造像  范迪安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立意十分高远,内涵非常深厚,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加强美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详细】
2019-09-10 08:00:15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高端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高素娜  中华美育精神产生的  传统背景是什么?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美学家曾繁仁认为,中华美育精神的形成包括不自觉和自觉阶段两个时期。【详细】
2019-09-10 08:00:15
【详细】
2019-09-02 14:43:45
  近几年,文创产品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新宠”。600岁的故宫迷倒“90后”,3D打印等高新技术在文创领域广泛应用……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匠二代”等工艺人投身文创实践,在传统工艺文化耳濡目【详细】
2019-09-02 14:43:45
  原标题:光阴的故事:北京798艺术区前传  光阴的故事:798艺术区前传  冯怀涵讲解德绍设计院的图纸。  曾经的706厂厂房,如今成了艺术家的工作室。  今日的798艺术区。  硕大的锅【详细】
2019-09-02 14:43:41
  天涯共此时(中国画)王二平(中国)  伟大的丝绸之路(油画)娜伊拉【详细】
2019-09-02 14:43:41
  张【详细】
2019-09-02 14:43:35
【详细】
2019-09-02 14:43:35
【详细】
2019-09-02 14:43:32
  原标题:黄河谣工匠博物馆:2万多件老物件 讲述黄河匠人传奇  工匠博物馆的2万多件老物件,每一件似乎都在讲述着黄河匠人的传奇【详细】
2019-09-02 14:43:32
  高风艳色(国画) 吴昌硕  潘公凯  我们谈中国画笔墨,基本是以文人画的发展线索为侧重的。由于文人的参与,文人绘画的发展,笔墨才成为画坛关注和研习的重点。四僧、扬州八怪、金石画派【详细】
2019-08-30 11:06:58
  朱中原  茶余闲聊时,经常会聊到:某某书家近年来越写越退步。这不是什么需要遮掩的话题,已是书法界茶余饭后的必要谈资。为什么会如此,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突然【详细】
2019-08-30 11:01:29
  柳荫高士图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学富  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训话编辑而成的《庭训格言》,内有一则训文《心静自然凉》曰:“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详细】
2019-08-30 11:01:29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各国艺术家们的惺惺相惜,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令人神往。中国画家范曾和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一段佳话。  平山郁夫,193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详细】
2019-08-30 11:00:58
  墨荷(国画) 179×97厘米×4 1947年 张大千台湾历史博物馆藏  杨涓  张大千(1899【详细】
2019-08-30 11:00:58
  一场名为“追迹文明【详细】
2019-08-29 10:03:33
  原标题:单霁翔揭秘故宫“防火秘笈”:3300个摄像头 屋顶没杂草  如今的故宫,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红”博物馆,有众多珍贵文物,各式精彩展览,接地气之余还卖得一手好萌。在许多人眼中,【详细】
2019-08-29 10:03:28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小组东北侧,发掘一处东周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群。随着29座陪葬墓发掘完毕,“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或为寻找遗失千年的那批周【详细】
2019-08-29 10:03:28
  飞蓬行子【详细】
2019-08-29 10:03:23
  图为女子在盆中揉面,后面的墙上挂着铛、箕等厨具。  图为嘉峪关古墓彩绘砖画【详细】
2019-08-29 10:03:23
  火盆中的灰烬、陪葬陶器中的食物遗存、镶嵌骨雕的黏合剂……古墓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蛛丝马迹,却造就了考古学家很多重要的发现。  近日,一个中外联合研究团队在《科学【详细】
2019-08-29 10:03:22
  黄河边(国画) 2006年 邢庆仁  邢庆仁  在绘画上引我入门的人是父亲,领我出门的人是母亲。  有句话,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人都认为满瓶子好,我倒喜欢半瓶子咣当着还有声音。学问【详细】
2019-08-29 10:03:20
  当下人文环境的改变,使艺术创作者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  书画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精神创造,是艺术家对自身生存体验的表述,也是艺术家对自身存在的自我确认乃至完成的方式。同时【详细】
2019-08-29 10:03:20
  王焕  作为生活的艺术,传统手工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分工带来不同的审美风尚,传统手工艺史实际上贯穿了整个人【详细】
2019-08-29 10:03:15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