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网拍十月月拍
网上预展 10.20-10.28
网上竞买 10.28-11.2
世间无弃物,领悟精要者,其韵可得。制器者,以物载道,曲法自然。庸者知其形,智者得其神,浮世万物,格物入骨。
匠人为物,皆守造物之义,器以致用,格物雅怀。斫以文心,知其曲直有度,形制有法,轻敲细琢,倾尽坚韧与耐心。
居无法度,陈设有法。由古至今,文房器具愈发保有超脱其本质的韵味,其品类发展至晚明已大致赅备,但依传世实物而言,无论质量之精,亦或数量之众,乃至器形之丰、材质之全,清代宫廷所制皆远超前代。
座上风华
有 座 者 为 雅
四 足 者 差 俗
清宫造办处不仅制作大件家具,还负责为宫中器物配制底座、盖等,其设计精巧,工艺卓越,亦可独立成器,艺术价值不让大件家具,可谓平分秋色。故而御铭器座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这类器座所用工料十分讲究,往往楷书或缪篆器名、编号等。
器座作为功能性的组成部分,本非所有器类所必须,但一览清宫所留存之物,绝大多数均配有底座,其风格与审美倾向较为一致,于质地、色彩、装饰等方面与器物主体构成呼应,设计精巧、工艺细腻,其本身即有相当的欣赏价值。
很多青铜古器由乾隆帝亲自参与纂稿修订,因而器座还填金阴刻‘乾隆御鉴’、‘乾隆御玩’、‘乾隆鉴古’等款识。
从留存实物并结合史料分析,宫中为工艺品,特别是大量古玩配座,根本原因是为了使陈设与家具及室内环境取得和谐的效果。
在资料中可见集中为某处宫室陈设配座的记载:‘养心殿西暖阁陈设玉器、磁(瓷)器、青绿古铜等古玩俱各配座’、及‘九洲清晏楼梯格子上古玩陆续俱各配座’等,集中为某处宫室陈设配座的记载,还有责成‘牙作’将圆明园内‘所有旧架座陆续查出’,‘收拾茜色’等相关记录,涉及的器物一次可多至数十件。
这些器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宫廷工艺的审美趣味与工艺水平,也是宫中陈设理念的一种反映。
紫檀遗器
木 质 致 密
精 雕 细 刻
论及器座及器盖,其材质亦可多样。清初时期,紫檀由于色黑沉重,不易加工,还未大量启用。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康熙中期,宫内所需家具仍无固定负责机构,且表面仍然以漆器为主。
文献记载至康熙三十年初下旨始正式设造办处:‘以慈宁宫之茶饭房一百五十有一楹为造办处。’并开始从南方招募木匠,至此紫檀木越来越多被采用。
宫廷所藏,必然是奇珍异宝齐聚一堂,精巧且奢华。紫檀则为宫中珍贵原料之一,其受皇家喜爱程度于造办处文字资料中有载,大意为筑造紫檀家具,但因紫檀木料宫中贮货已用尽,请求皇帝批准用圆明园贮蓄的紫檀木料;另有录宫中紫檀木几度缺乏,凡见紫檀必购之。
此木料能受皇家钦慕必有其价值所在,俗语有云‘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紫檀因有似缎玉的色泽,细腻致密的纹理,百年不变的品质及历久弥新的天性,纹理深沉且清丽异常,被誉为‘木中之王’。
至乾隆时期,紫檀成为皇帝专宠。不同于漆木底座的浮华,木色泽黑紫沉稳的紫檀,与瓷、玉、青铜等相配极佳,且致密的木质,使其便于精雕细刻,或雕龙描金,或镶玉配牙,更有乾隆皇帝亲笔题记,竭尽精巧奢华。
京华余晖
巨 细 靡 遗
不 遗 余 力
紫檀器座虽物件小巧,非家具重器,然宫廷物件无论材质、样式、工艺,凡不符合标准者,必罚之。因而紫檀底座配件,亦照样呈览,经反复修改,精雕细琢而成。
90年代以后,已鲜有机会再得见新露面的整件完好的清宫家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甚至残损的清宫家具,或残存的某个家具部件、某片雕刻件都显得弥足珍贵。本次艺是十月拍推出的‘竹石清隐居藏宫廷紫檀木器专场’,整个专场逾三十件清宫紫檀木器遗物,精致而珍贵。
西泠网拍十月月
拍竹石清隐居藏宫廷紫檀木器专场
部分精品
▲西泠网拍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