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森  近来,本市各种规模的公共文化活动(包括演出、展览等)迎来了一拨“复演”“复展”小高峰。市民们积蓄已久的观演、观展热情持续释放。许是有了时间的沉淀,重启后的艺【详细】
2020-11-26 09:06:01
  本网汕头11月23日电 (记者 唐贵江)适逢2021汕头亚青会倒计时一周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举办五周年之际,11月22日夜晚,汕头市小公园举行“潮汕音乐文化”专题展演。  当晚,潮乐演【详细】
2020-11-26 09:05:59
  本网太原11月23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平遥古城墙外发现一组东周和金代时期的古墓葬,这是迄今在平遥古城附近发掘的年代较早的地下文物【详细】
2020-11-26 09:05:59
  本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应妮 宋宇晟)从2018年起,《故宫日历》已经连续3年遭到盗版的困扰,今年也不例外。记者获悉,2021年《故宫日历》再现盗版。2021年《故宫日历》 故宫供图  【详细】
2020-11-26 09:05:57
  本网广州11月23日电(王坚)2020文交会“跨越与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博物馆论坛”23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研究机构【详细】
2020-11-26 09:05:57
  新华社南京11月23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11月23日是约翰【详细】
2020-11-26 09:05:56
  本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说古道今:典故北京说典故【详细】
2020-11-26 09:05:56
  本网太原11月23日电 (高雨晴 胡健)记者23日从晋祠博物馆获悉,该馆启动新一轮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旨在借助数字化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  据悉,此次将对晋祠中轴线未进行数字化【详细】
2020-11-26 09:05:54
  本网广州11月23日电 题:广东省艺术节线上线下联动 民众与艺术“零距离”  本网记者 程景伟  由广东肇庆市斥资1000多万元的全景式“包公”题材大型原创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2【详细】
2020-11-26 09:05:54
  本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 宋宇晟)“《故宫日历》十二载典藏版”23日在故宫博物院面世。十二年国宝日读,四千三百余件文物的体量,使它不仅是一套书,更是一套“纸上博物馆”。《【详细】
2020-11-26 09:05:53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23日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后,这里将向公众全面呈现三千多年前辉煌灿烂的殷商文化内涵。  奠基仪式上,安阳市委书记李【详细】
2020-11-26 09:05:53
  本网重庆11月23日电 题:传承千年的荣昌夏布“涅【详细】
2020-11-26 09:05:52
  本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山湟水间【详细】
2020-11-26 09:05:52
  本网昆山11月24日电 (记者 钟升)23日晚,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圆满落幕。通过持续三年的努力,作为“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的昆山终于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的成果转化为舞台呈现,实现【详细】
2020-11-26 09:05:51
王蒙在访谈现场。  高端访谈  作为广州文交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第11届广州演艺交易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昨天,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在广州大【详细】
2020-11-26 09:05:51
  尘封数十年,钱锺书选唐诗首面世钱锺书选杨绛抄《全唐诗录》稿本九册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  11月21日,为纪念钱锺书诞辰110周年,一部由钱锺书选定、杨绛抄录的唐诗手稿,经人民【详细】
2020-11-26 09:05:43
  中国科幻 悄然长大(新业态新模式之新观察⑨)  在北京首钢园第三高炉,红色灯光映衬着炼铁高炉,工业时代的老旧遗产依然锈迹斑驳,经改造后却摇身一变成了充满未来感的发布会现场。近【详细】
2020-11-26 09:05:43
  本网客户端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蒙古草原的爱与美,是每年早春北归故乡的天鹅带来的。”这是最近的热门长篇小说《天鹅图腾》的开头。  《天鹅图腾》是作家姜戎继《狼图腾》【详细】
2020-11-26 09:05:42
  在当代作家里,冯骥才堪称“奇才”。  他以写小说见长,笔下人物凝练传神,着笔画意活泼幽默,个中情理耐人回味,是当之无愧的小说高手。至今,他出版各类作品250多种。  他画技精【详细】
2020-11-26 09:05:42
  以柔润刚,走进海派古籍修复技艺  ■本报记者 童薇菁  “传拓技术,是中国最古老的复印机,它起源于魏晋,传承至今。”日前,在沪上一堂非遗技艺体验课上,古籍修复第三代传人张品【详细】
2020-11-26 09:05:40
  中国网11月23日讯 北京市推出100个网红打卡地,拉动文旅新消费。网红打卡地榜单突出北京特色。活动评出100个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名单和97个提名推荐,100个网红打卡地包括通州区城市绿【详细】
2020-11-26 09:05:40
  面向孩子的戏剧,怎样能惠及最大数量的孩子?  ■本报记者 柳青  在全世界的重要艺术节和戏剧节停摆的这一年,一个以孩子为目标观众的“成长艺术节”在上海举办,主办方通过线上征【详细】
2020-11-26 09:05:39
  系统整理中国艺术歌曲,让百年中国声音屹立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姜方  1920年,作曲家青主创作了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其歌词来源于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念奴【详细】
2020-11-26 09:05:39
  市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4311元  今天上午,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白皮书显示,2019年,北京【详细】
2020-11-26 09:05:36
  本网客户端11月24日电 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总体规划,启动实施该工程。工程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全面系统开展甲【详细】
2020-11-26 09:05:36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