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修复师:不止修复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想俣
发于2021.3.29总第989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3号坑发掘现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正在为大口尊的提取做准备工作。一位文物修复师为什么要亲自参与文物的提取?
“成熟的文物修复师,都会了解许多和文物保护相关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是如何修好文物,同样包括怎么提取文物,在提取过程中,如何保证被提取文物的安全,怎样尽量避开其他文物。”郭汉中说。
不止修复
郭汉中的师傅杨晓邬是国内知名的文物修复大师,曾经主持修复了三星堆1号、2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纵目青铜面具等一系列青铜重器。《中国新闻周刊》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工作室,见到了这位74岁的“扫地僧”。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文物修复师并不是只做修复,也要到现场去提取文物。文物一层层叠压在坑里面,由于器型不同,下层文物和上层文物可能缠在一起,所以提取时要特别小心。作为文物修复人员,参与到文物提取这一环节中,能更好地了解文物出土时的原貌,更准确地把握文物的器型、规格,这样日后开展修复时才能心中有数。
在现场提取文物时,需要先进行临时性的加固,然后整体提取出来。转移到修复实验室,观察文物表面以及附着物,了解残留的信息。观察之后,文保人员还需要进行取样、检测,对文物的质地、成分、锈蚀氧化程度、保存状况等进行修复前的登记,记录文物出土时的原始状况,为之后的修复做准备。清理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