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题:紫禁城里修古建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传承
中新社记者 应妮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钟表匠、青铜匠、木器工、漆器工等文物修复师,引发的好口碑直接破圈,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故宫。
四年后,它的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在2020年末跨年上映,三集的体量聚焦于故宫古建,让网友们发出“看不够”的感慨,目前豆瓣评分高达9.2。
如果说“修文物”着眼匠心,那么“修古建”则聚焦传承。
谁在故宫六百年?
在导演梁君健看来,故宫六百年的“我”是在紫禁城伫立百年的宏伟建筑群,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是代代相传的设计者与匠人,人能弘道,文以人传;是纪录片外的每一个你,看见了历史,也参与了历史。
事实上,早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创作中,他就担任策划和撰稿人,那时候就萌生了拍摄一部故宫古建修缮保护纪录片的想法。而终于落实的契机,是紫禁城建成600年。
午门“吱呀”洞开,观众随镜头来到位于午门展厅的“丹宸永固”大展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