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海南乐东一村民痴迷收藏30多年 留住黎族记忆
2021-01-04 14:25:51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海口1月4日电 (凌楠)“1972年的山兰稻谷、纹样精美的龙被、黎族大耳环……”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内,西黎村村民王秀芹30多年收藏的上千个记录着黎族生产生活印记的物件,丰富地向人们展示着黎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人们了解黎族的历史和传统。

产于1972年的山兰稻谷,放置于谷仓经风干而成。 凌楠 摄

  “我是黎族人,从小就喜欢黎族文化。”收藏这些物件的王秀芹说,从小就受黎族文化的熏陶,深深热爱着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黎族龙被。 凌楠 摄

  王秀芹18岁开始收藏黎族生活生产用具、物品,起初只是随意收藏,渐渐地,她意识到这些老物件的重要性,走上漫长的黎族传统生活用品用具收藏之路。

黎族腰篓。 凌楠 摄

  “发一点工资就去买一些东西回来收藏。”王秀芹说,不记得在收藏上花了多少钱,家人也有反对,但她从未放弃。数十年来,收藏黎族物件达上千件。

黎族饰品。 凌楠 摄

  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一个个老物件都是黎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一部鲜活历史。展示馆内,从黎陶到黎锦,从狩猎工具到农具,从生活用具到动物骨骼,从剪纸艺术到独木凳,大到传统的黎村谷仓,小到收割山兰稻的工具……藏品丰富,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乐东黎族哈方言地区的生产、生活、宗教、祭祀、婚俗等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

王秀芹在查看藏品。 凌楠 摄

  2020年1月份,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一座崭新的“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建成启用,王秀芹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物品展示给大众,让更多人了解黎族的文化。如今展示馆对游客和村民免费开放,成为人们了解当地黎村独特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更是给人们留下了乡愁与记忆,启迪与遐想。(完)

黎族捕鱼器。 凌楠 摄黎族竹木乐器。 凌楠 摄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