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模型师老原儿:干货,请查收
2020-12-28 09:16:32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科普红人讲述短视频制作“秘籍”

  模型师老原儿:干货,请查收

  “关注模型师老原儿,身边的知识,我用模型做给你看。”这是老原儿常在视频结尾时说的台词。尽管短视频里的他戴着大眼珠特效的眼镜,但是有些粉丝光凭声音也能认出曾经常常在电视里出现的老原儿。

  老原儿,原名宁原,80后科普类节目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原来如此》节目中出镜十年。他30岁离开央视创业,因疫情原因,今年开始投入到短视频制作当中。

  从传统媒体到短视频,老原儿的创作始终专注于科普内容。他沿用了模型道具,将大千世界中的微小生物或是那些让人嫌弃的东西,蚊子、耳屎、头发、蟑螂……都变成可爱有趣的模型。

  2020年4月,他从零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模型王国”,生动活泼地讲述着日常生活里的科普知识,“蜘蛛网是怎么织成的?”“蚊子为什么爱叮你?”“救护车运输新冠病患会不会传染病毒?”……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爆款视频,成为了抖音的科普红人。如今,“模型师老原儿”的抖音视频账号已更新83条视频,共获得上千万的点赞,拥有400多万粉丝。

  粉丝们最喜欢的是他的模型制作和科普方式,“太生动了,快点更新!”“我也要让我的孩子看你的视频。”“我以前在电视上等你们的节目更新,现在我儿子在抖音上等。”……

  这些评论给了老原儿足够的信心继续更新自己的科普视频,在他看来,短视频提供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老原儿通过对身边知识的科普,让大家了解到更加多元的世界,并且使得许多人对原本恐惧或讨厌的事物有了新的观念和态度。

  从传统媒体跨界到短视频制作并非易事,老原儿也是经过不断摸索,才渐渐明白短视频有着不同于长视频的制作要素。年末,老原儿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近一年来制作短视频的独家“秘籍”。

  “负压救护车”

  观众的误区,可能是更需要进行科普的地方

  疫情是老原儿踏上短视频制作的主要原因。原先需要依托团队和大型的设备,以及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的电视台项目被迫停滞,老原儿的收入因此中断。“什么项目能够完全依靠自己完成”,是他在疫情初期一直思考的问题。

  短视频,是他找到的答案。“我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验,我爱人在央视也有八年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有明确判断。大项目都停滞了,我们不能继续浪费时间。我们需要去探索短视频行业。”老原儿分析道。

  关于短视频的内容,老原儿首先想到了模型制作。他曾在央视负责电视化的视觉表达工作,使用模型讲述故事的思维一直都没有忘记。“结合我多年在科教频道制作电视节目的经验,模型的讲述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比较讨巧的翻译语言。它把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或是看不见、说不清又摸不到的东西,进行视觉呈现。这也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时,常做的训练。”

  老原儿当年学习的是广告专业的视觉传达方向。在他的印象中,别人的作业都是交一篇PPT,而他总是会做一整套立体演示装置,一边演示装置一边给别人讲解。老原儿认为,将讲述的内容融合到手工制作中,会让大家耳目一新,接受的主动性会更大,传播效果更好。

  日积月累的模型制作,让老原儿训练出了制作熟练度。从放大千倍的头发到长达半米的小龙虾,老原儿模型制作时长平均需要3天左右。每一个选题从想法到实践再到视频的完成,则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这其中一多半的时间都用于查阅各种资料。老原儿和妻子搭档,他负责策划选题、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和制作模型,妻子负责整体把关、拍摄和后期剪辑。

  4月2日,老原儿发布了他的第一条抖音视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