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敦煌11月7日电 (记者 冯志军)“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7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话敦煌学发展,共探新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国强介绍说,120年前,敦煌藏经洞发现,数万卷古代文献及纸本绢画始见天日,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令国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些珍贵文物发现后就流失到英、法、俄、日等世界10余个国家,酿成永远难以抹去的“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图为11月7日,晨光沐浴中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 冯志军 摄据介绍,敦煌藏经洞保存了公元4至11世纪的写本刺绣、绢画、法器等各类文物近6万余件,包括宗教典籍、经史子集、官私文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涉及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语言、民俗、音乐、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可谓是“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王国强表示,120年来,在全世界敦煌学者苦心孤诣、深入研究下,使流失各地的藏经洞文物逐步被整理、刊布、出版,基本揭示了藏经洞文物有什么、是什么及其珍贵价值。特别是在国家的高度支持和重视之下,国内学者奋起直追,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命运,形成“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研究局面。
图为11月7日,沐浴在晨光中的道士塔。 冯志军 摄“藏经洞文物从被发现之初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