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北京的“金名片”
何瑜
三山五园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良生态环境,堪称北京的“金名片”。三山五园究竟所指何处?这张“金名片”又是何时形成、如何形成的呢?
三山五园说的是哪里
三山五园的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指畅春园、静明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其中,香山、玉泉山,虽在辽金时已名扬天下,但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瓮山为万寿山后,才形成“三山”的称谓。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帝作《凤凰墩放舟自长河进宫》诗,其中有“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州”之句。
“五园”称谓的出现,最早是畅春园。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在原明武清侯清华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畅春园,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驻跸畅春园后,写下了《畅春园记》。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改顺治玉泉山澄心园为“静明园”。康熙晚年,赐皇四子胤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