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高校10月陆续开学 有留学意向的中国学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欧洲
后疫情时代欧洲高等教育 他何去你何从?
◎任淼淼
10月份是欧洲高校的传统开学季,今年即使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国大学生们依然陆续返校,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许多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目标国家也在重新调整变化之中。作为现代“通识教育”的发源地,欧洲凭借其深厚的教育积淀以及在当前全球知识信息化时代的探索和变革,日渐吸引着更多中国学子。
在英国上大学虽然学费昂贵,但学制时间短,学位国际认可度高,因此英国一直是中国留学生赴欧洲的首选。然而,英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大量削减国家教育经费,使得大学过度依赖学费收入,教育私营化的缺陷在新冠疫情和脱欧僵局的面前暴露无遗。
德国以专才教育著称,注重培养具有“工程师精神”的专业人才。德国高校数量多,没有学费而且生活成本低,但宽进严出的学制让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近些年,德国高校纷纷开设新兴交叉学科,这让新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做专才还是通才,就业前景哪个更靠谱一些?
芬兰是全球教育的标杆,“基于现象的学习”的跨学科主题式教学被各国争相效仿。不同于英国的精英教育,芬兰走的是平民化路线,国家在财力物力上对教育的支持不遗余力,教师是最受欢迎最受尊重的职业。然而,芬兰的教育界依然有深深的危机感,害怕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在新冠疫情对留学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本版特编发此文,对比呈现欧洲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新环境下他们各自面临的挑战,希冀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含金量和留学规划的理性思考。
英国
高度精英化导致家世人脉比学识更重要?
特色:精英化和经营化
代表人物和理念:约翰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