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朱小涛浙江临海忆祖父朱自清:匆匆而去 背影长留
2020-10-30 10:42:03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台州10月29日电(记者 范宇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1922年,散文名家、诗人、学者朱自清于浙江台州临海写下《匆匆》,感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9日,“名人后裔台州行”活动走进浙江省临海市,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回忆起朱自清的往事。他说,“祖父朱自清是名人,光环笼罩的背后亦有平凡而普通的一面,或许这些也能铸成伟业。祖父温厚朴实、平和中正、律己宽人、为人正实,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

“名人后裔台州行”活动现场 范宇斌 摄

  1922年春,朱自清应浙江省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只身前往浙江台州府城临海教书。在临海期间,朱自清创作了散文名篇《匆匆》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等名作。

  那一年,朱自清从灵江畔的埠头上岸,坐轿到浙江省第六师范。“大概是轿夫的原因,为免得被挤着不便行进,所以专挑了好走的僻路,这一走没关系,在朱自清笔下却永远记下了台州的‘冷静’‘幽寂’。”朱小涛说,朱自清从此开始了一段台州情缘。

  在临海期间,朱自清忙碌于工作,也写下不少关于台州府城的记忆,如“南山殿望江楼上看浮桥,看憧憧的人在长长的桥上往来;东湖水阁上,九折桥上看柳色和水光,看钓鱼的人……”

  身在台州,朱自清也十分关注着整个文坛的动态,与好友俞平伯、叶圣陶等共同创办并坚持编辑《诗》月刊。

  朱小涛谈及,在台州的一年是朱自清人生中重要的一年,他的人生观与文学观在这一年出现突破,并且他的“刹那主义”,就是在这一年,在台州临海,那一所让他感到温暖、觉得踏实的老房子里提出来的。

台州府城里朱自清雕像 范宇斌 摄

  如今,台州府城里依然完好保留着朱自清旧居,这房子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杨哲商烈士的故居,朱自清曾在这里生活了半年。谈及台州人,朱自清曾评价道,“台州一般的人真是和自然一样朴实”。

  “我不能忘记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我也不能忘记。”正如朱自清笔下所写,他对台州印象深刻。如今,台州府城紫阳古街特地设置了一处朱自清背影雕塑,供游人缅怀。

春风化雨润三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