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吉林10月26日电 (石洪宇)安俊峰和23名美术教师用颜色妆点的彩绘艺术长廊,近日引发很多人的关注。他们将旧式摩托车、自行车、老机床等元素运用到墙体彩绘中,为深秋里的城市带来多重韵味。
这些美术教师来自吉林省吉林市,他们在当地龙潭区绥化路完成了长达260米的彩绘作品。“这些作品记录的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化工历史。”安俊峰说。
有“新中国化工长子”之称的吉林石化坐落于吉林市,围绕产业链下游的化工企业众多,大型化工装置超过千个。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诞生于此。
“怀旧”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石洪宇 摄24名教师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创作,创作主题涉及劳动者、企业、化工工业以及化工生产等六大形象。
图为美术教师们创作的作品 石洪宇 摄安俊峰认为,化工是当地人文历史的一部分,几代人都拥有使用当地生产的自行车、摩托车、机床的记忆。
在现场可以看到,作品的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为了凸显3D效果,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画面应用了凸起的材料板;为了突出环保主题,创作者用废弃的饮料瓶盖当线条;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部分作品还应用卡通元素……
教师们的作品 石洪宇 摄据悉,当地龙华街道计划制作一些美术作品,便联系到了这些美术教师。街道党工委书记卢阳介绍,彩绘长廊附近有两所学校,这些作品会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学习到城市的历史。(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