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雕塑在中国成为与书画地位同等的艺术
前段时间前往广东江门台山市的公益埠,想看看这个“侨乡小纽约”。台山是著名侨乡,20世纪初,台山华侨返乡建设,号召乡亲集资入股,由国外建筑师设计图纸,模仿现代城市格局规划一个个新村。公益埠由纵横9条骑楼街组成,建设图纸参照美国纽约早期布局,因此被称作“小纽约”,历经百年沧桑,仍有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
旧时骑楼虽然残旧,但结构与雕饰大多保存完好,本自带气质;然而经过改造的公益埠,所有建筑被粉刷一新,过于鲜亮的黄色油漆让整个街区同时失去历史与真实,看不出一丝历史感,倒像极了假建筑云集的影视城。
最可惜的莫过于骑楼上的雕饰。侨乡文化一向中西交融,骑楼雕饰也兼具不同文化风格,造型与用色都审美在线,可改造后的雕饰色彩浓烈俗艳,完全失去了味道。
这不是个例。前两年,山西晋城青莲寺的彩塑以尴尬姿态成为文物界“网红”,也是因为遭遇了破坏性修复。
北齐年间所建的青莲寺,在雕塑史上价值极高。上寺与下寺的唐宋彩塑共计66尊,尤其是下寺的唐代彩塑,是山西现存寺观彩塑中最古之物。但在修复过程中,大量劣质油漆和彩画破坏了彩塑原有的神采。特别是原本下寺大殿佛坛上的供养菩萨,虽然脸部残缺,仍不失韵味。青莲寺的修补将之完整补充,拙劣工艺和俗艳色彩,简直让人欲哭无泪。
古雕塑保护的缺失,本质是对古雕塑认知的匮乏。如今我们提及中国雕塑史,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梁思成,甚至只有梁思成。
在梁思成看来,“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
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是他1929年到1930年间在东北大学时的授课提纲,不过当时他还未曾去过云冈、龙门、天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和大足等地实地考察,国内对雕塑艺术也一向忽略,只有日本学者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一书作为参考。
梁思成曾写道:“(雕塑艺术)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艰难。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