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留住窑洞 留住乡愁
2020-08-17 13:27:3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留住窑洞 留住乡愁
   本报记者 赵 梅 通讯员 赵富生

  苍穹之下,一孔孔与黄土融为一体的窑洞,构成了黄土高原连绵不断的壮丽风景。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它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总会勾起人们无尽的乡愁。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深挖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巧打“文旅牌”,让沉寂的旧窑洞焕发新活力,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发展路子。

  忆往昔 重温革命星火

  前往崇信县黄寨镇屈家湾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绿树掩映中4孔经风沐雨的旧窑洞隐约可见。

  “这是革命老前辈张成甲的故居。”黄寨镇干部闫存福说,张成甲是崇信县发展的第一名中共党员。

  屈家湾村位于崇信县黄寨镇老爷山一带,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窑洞为革命先辈们提供了栖息之所。

  “这些窑洞与一般窑洞不同,窑与窑之间相互联通。每孔窑洞都凿有通往沟底的暗道。”78岁的屈家湾村村民马清帮说。

  据马清帮介绍,当年张成甲依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于1943年7月在黄寨镇屈家湾村来家湾成立了崇信县第一个党支部,为积极发展壮大党组织、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和平解放崇信作出了巨大贡献。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1945年底,崇信县发展党员30名,先后建立了来家湾、黄寨、马寨3个党支部。到1949年7月崇信解放时,全县建立党支部45个,发展党员803人。

  时至今日,黄寨镇来家湾第一个党支部遗址是全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新体验 来窑洞K歌

  走进崇信县龙泉民俗文化村,一孔孔土窑洞装上了雕刻木门,用青砖箍了窑面。这里最吸引人的便是“窑洞KTV”,进入窑洞,软包、茶几、电视、音响一应俱全。

  “夏天在窑洞K歌体感凉爽,空间又宽敞,游客很喜欢。”开办窑洞农家乐的朱亮亮说,目前他做着7孔窑洞的生意,下一步他还想建个鱼塘,供游客休闲垂钓。

  “游客可以品尝鲜美的柴火鸡,还可以体验窑洞KTV。”朱亮亮说,他的生意还不错,最红火时一个月收入达到了11万元。

  龙泉民俗文化村毗邻崇信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泉寺。借助这一区位优势,镇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了集牡丹观赏、婚纱摄影、舞台观景为一体的牡丹观光园,开办风味小吃店12间。黄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