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人设、过度保护、娇惯心灵,“钢铁”是怎么没炼成的
很多家长都在反思这些问题,可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陷入“囚徒困境”。
---------------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在考上一流大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却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为什么有的家长,付出全部心血为孩子铸就安全保护罩,却换来一个更加脆弱的孩子?
三联书店最新出版的《娇惯的心灵》,副标题是“‘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本书译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雷说:“《娇惯的心灵》讲的是美国故事,但书中很多内容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些问题在中国甚至会不会更严重?也值得我们的社科学者通过实证的调研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而本书的两位作者在正文一开头就引用了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怕孩子会被绑架,二怕孩子进不了哈佛
据说美国家长现在经历着双重的恐惧,一是怕孩子会被绑架,二是怕孩子进不了哈佛。这句话是女作家斯科纳兹说的,她因为让自己9岁的孩子独自乘坐地铁而被称为“全美最糟糕的母亲”。这句话很扎心,漂洋过海后,却能击中中国家长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